贊點點頭,笑道“蠻夷之人不懂規矩,稍停還請鄖國公指點禮儀一二,莫教本相鬧了笑話才好。”
張亮含笑應了。
祿東贊眺望一陣后,忽然道“不知等在城門前的貴國朝臣是哪些人?鄖國公可否賜告一二?”
張亮笑道“大多是禮部和鴻臚寺的官員,鴻臚寺卿唐儉大概也在其中吧。”
祿東贊恍然,笑道“唐儉之名,本相久聞矣,聽說當初貴國皇帝陛下平滅突厥,唐儉孤身入敵營,以三寸之舌而令突厥可汗搖擺不定,為貴國出兵爭取了戰機,本相常與我國贊普談古論今,說到貴國君臣時,贊普對貴國唐儉常贊頌有加,他說,貴國平滅突厥,唐儉一人堪比十萬雄師。”
奉承話人人愛聽,饒是不茍言笑的張亮,此時也不由哈哈大笑,面帶得色,隨即笑聲一頓,若有深意地瞥了祿東贊一眼,道“站在城門口的還有一位,姓李,名素,爵封涇陽縣侯,大相一行居于長安,陛下有旨,命李素代天子款待大相各位。”
聽到“李素”的名字,祿東贊的眉梢忽然一跳,神情立馬變得有些復雜了,眼中更是精光大盛。
“李素?”祿東贊動容道“可是那位……李素?”
張亮含笑,似乎明白祿東贊的意思,點頭道“正是那位……李素。”
祿東贊沉默半晌,嘆道“此少年英杰,聞名久矣!中原之地,人杰地靈,福地也。”
對李素,祿東贊自然不陌生,不僅不陌生,這個名字對祿東贊來說可謂刻骨銘心。
松州一戰,五萬唐軍攻伐二十萬守城的吐蕃軍隊,原本毫無懸念的必勝一戰,卻因為李素這個人,發明了一件莫名其妙的大殺器,最終松州失守,二十萬吐蕃兵棄城倉惶而逃,唐軍乘勝追擊,兩位大將不但將松州城收復,還領軍深入吐蕃境內千里,燒殺搶掠,一馬平川如入無人之境,那一戰,吐蕃吃了大虧,而導致吐蕃吃大虧的人,就是這個李素!
聽到李素也在城門口迎接,祿東贊的眼中露出饒有興致的光芒,嘴角的笑意也越來越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