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取,只求自保。而秦國以‘一統天下,以戰止戈’,結束華夏亂世,開太平盛世為志向。”
“我等三人就議一議秦滅六國如何?”
尉繚兩人聽了暗道:好大的口氣,滅六國開盛世。
不過都是年輕氣盛之人,能議論如今天下局勢,內心也是有些雀躍。
尉繚道:“秦滅六國:一,軍機閣掌控全局。這里繚也不得不佩服秦王之遠見,秦國領軍打仗的將領自然是不缺,可有能力布局天下的將軍也就那么幾個,要是都派出去領軍打仗,每次議事都要召回,過程繁瑣不說,還會貽誤戰機。二,就是要靠將士攻伐,兵,利器也,要讓天下百姓甘心誠服,不可攻無過之城,不殺無罪之人。不殺人之父兄,利人之貨財,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盜也。若能做到這些,秦軍之名,仁義之師也。”
嬴政聽了,贊嘆道:“尉兄高才,不入朝為官,愧對一身所學也。”
尉繚搖頭苦笑,道:“何其難也。”
頓弱在旁邊笑著說道:“看來尉兄也是前來咸陽尋找機會吧。”
尉繚回道:“繚與吏部侍郎李斯乃是舊識,欲往其府尋一客卿之位。今得知有天道學宮百家辯論,所以先前往一觀。”
“原來如此!”頓弱回道。
頓弱道:“趙兄命題是:秦滅六國。剛才尉兄說得是:靠兵家攻伐,而亡其國,這只是其一。頓弱認為:應該文武并重。”
嬴政虛心問道:“文何意?”
頓弱道:“文分多種,弱今日所言則是外交,比如這次秦滅韓國,在此之前先派遣使者和齊燕兩國結盟,從而以破六國合縱,使其各自為戰,相互防備。韓國求援,無一國敢救。可見邦交之重,不遜兵伐。”
嬴政高聲道:“好個邦交之重,不遜兵伐。”
“敢問先生修何家之學也。”
“名家,頓弱是也。”
尉繚道:“天下之人皆言名家之辯‘怪論也’,上不得臺面。既不涉政亦不論邦。今日聽頓兄所言,似乎志在朝堂。”
頓弱道:“世人淺見罷了,名家雖然不及法墨儒黃老四家之顯學,然名家之學也是上上之學也。至于朝廷,頓弱還未想過拜君。”
三人又是一番交談,不知過了多久,趙高的聲音傳來道:“公子,天道學宮到了。”
三人停下交談,出了車駕,便看到許多士子三人成伴,五人為群,大概千人。
尉繚道:“沒想到來了如此多的人,此次辯論不知會如何精彩。公輸家和墨家之爭,法家和儒家之爭,名家,縱橫家……,想想都覺得心潮澎湃。”
嬴政和頓弱兩人也是贊同的點了點頭,三人結伴同行,一起朝學宮大門而去。
秦時明月之大秦天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