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請。”
嬴政如此禮賢下士,尉繚都有些手足無措,忙回禮道:“魏國尉繚見過秦王,秦王先請。”
嬴政語氣坦誠,道:“政知先生大才,多次想要前去拜訪先生,又恐驚擾了先生,這才作罷,先生今夜前來,政喜不自勝,先生請。”
嬴政側身虛手邀請,對尉繚的尊重,表露無疑。
堂堂秦王能做到如此地步,試問天下間又有幾人可比。
尉繚內心感動,李斯也不在稱呼尉繚兄,而是道:“先生請。”
尉繚見狀,也不再推辭,向嬴政一禮,邁步上前與嬴政并肩而行。
嬴政帶著尉繚來到書房旁邊的偏殿門前,早已有侍衛打開了殿門,這里是嬴政和大臣們議事之處,也可以說是他用來接見貴客之所。
偏殿里面的布局和咸陽宮議事大殿很像,只是要小些,北面是嬴政的王案,東西兩側各有十幾張案幾。
三人進殿,嬴政先請尉繚入座西面案首也就是王案下的第一張案幾,平時乃是管仲商鞅所坐,室內座位最尊的是東向座在西而面朝東,也就是尉繚如今所坐之位,而嬴政卻沒有坐在北面的王案后的主位上,而是坐在了東側案首,和尉繚相對而坐,李斯則是在嬴政的左邊位置坐下。
尉繚心中了然,嬴政這是以平等相待的禮節接待他,既表現了嬴政對有才之士的敬重,又可見其處事通達。
繼續閱讀
三人坐好,嬴政對身后的趙高吩咐道:“小高子,給先生沏茶。”
然后又面向尉繚道:“月前與先生相談甚歡,仍不盡興,今夜先生前來,政內心甚喜。”
“先生乃兵士大家,不知先生對天下大勢有何見解?”
尉繚回道:“繚當日在天道殿中言過,滅韓乃是大勢潮流所趨。今日繚就再抒己見,從韓趙魏三家分晉開始,天下多國,直到如今六國分治天下。二百多年來,天下諸國征戰不休,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內心都在渴望著安定的生活,這就是民心所愿,而要做到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唯有一統天下,這便是大勢。”
“能統一天下者,唯有秦國有這個實力。秦國以‘以戰止戈,一統天下’為志向,便不是山東六國君王大臣們所能及的。秦國上到國君下到百姓,皆是將目光放到天下,而山東六國還在為自己的利益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百姓怨聲載道,何以成事。”
“一統天下開萬世太平者,非秦莫屬也。”
嬴政贊嘆道:“沒想到先生還有這番見解,政佩服不已。”
說完起身一禮。
坐下又道:“如今秦已滅韓,下步亡誰?”
尉繚悠然道:“趙。”
“何以見得?”
尉繚又道:“秦若再次興兵,可選擇的唯有趙,魏,楚三國。魏國面積最小,實力和趙相當,可魏國位于六中心,滅魏變數太多,各國救援也很是快捷,對于秦國而言,到時進退兩難。若是滅楚,楚國丘陵山川無數,滅楚之戰沒有定數,還有魏齊兩國可以救楚。剩下的就是趙國,趙國北面匈奴,東面和東北是燕國,西南兩面是秦國,燕趙兩國已成生死之敵,滅趙只有魏國能快速發兵相救,以秦國實力,何懼兩國。所以,滅趙是秦國最好的選擇。”
嬴政起身,臉色莊重肅然道:“先生既不愿意拜君,那就君拜臣。”
說完,起身離座,深深一躬:“嬴政請先生入朝輔助于孤。”
秦時明月之大秦天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