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逃?難不成還能不信天子?
這很明顯做了虧心之事。
事情愈漸撲朔迷離。
這下連帶溫府和皇后都是提心吊膽,憂心忡忡,只希望這事情沒有想象的那般糟糕。
兩日后,天衛同京營將士在關中某地找到了狼狽出逃的溫常。
幾乎沒任何多余的審問,絕望入獄的溫常交代了自己一切所為。
溫府出了大寧第一后,哪怕是溫卿云做太子妃也是十多年,可偏偏溫府始終沒有得到該有的利益。
甚是因為才能,兩個小國舅連官位都不曾撈到一個的,除了大國舅,這兩位只有一個象征性的商隊。
說來作為國舅國丈,理當是有虛職的,因為登基之初,啟明帝想過些日子等皇后臨盆誕生小公主之后再給兩位國舅一個好的虛職。
可這些顯然已經晚了,再者虛職依舊是沒有實實在在的權利,往白里講,也是皇室不懂得籠絡人心。
不滿溫家作為皇親國戚的尷尬地位,溫常早就是對秦家不滿已久。
據交代,以前是暗地里做兵械買賣給宣王那些逆賊或者什么山賊土匪,到最后甚至起了暗中培養勢力的歹心。
這些是天衛所調查的種種,觸目驚心,人神共憤。
有了身孕的皇后還是有特意的隱瞞,只是后來得知弟弟做了這些事情,險些氣暈了過去。
光陰稍舜,隨著審訊的進一步細化,事情真相大白,到了五月中旬,已是蓋棺定論。
最后需要的則是妥善的結果了。
為了對這件事情的處置,朝臣請奏啟明帝嚴懲溫家。
不是眾人趁火打劫,畢竟謀逆之罪,本來就是抄家滅族之罪。
好在這些文臣武將都清楚天子的性子,沒有做什么壞人,只是說嚴懲,沒說什么夷溫家九族之內。
可即便針對這件事,秦祁川依舊不領取,和臣子們商量議論好些日子。
最終,大臣對眾說紛紜,意見不一,但好歹被說服了不少,沒有讓陛下懲治得過分。
自打二舅被定罪,秦沅汐的心情就一日不如一日,整日愁眉。
無它,這件事情肯定不可能只殺一個溫常過去,少說還有其它罪下來的。
至于這受罪之人……
她母后、她大舅、她外祖父。
不得不愁啊。
溫府那邊也就算了,可秦沅汐對母后的情況是不得不憂心。
這事情放在任何一家外人身上,父皇絕對毫不留情的抄家滅族的。
哪怕這次是老丈人家,父皇心軟不夷族,不從母后身上找罪,到時候眾口難平啊!
章節錯誤,點此報送免注冊,
報送后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