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清建章九年,春日。
建朝百余年來,帝傳四代,如今皇上為前朝貴妃所生之子,年二十有七,但子嗣稀薄,后宮僅寥寥數人,特按祖制選取秀女,充實宮廷。
當年滿人入關,為保皇室血統,祖律規定宮內只準入選滿人女子和抬上來的漢軍旗。而下五旗的平民滿人帶上漢族包衣,只準、也必須參加每年一度的宮女選秀,但她們二十五歲可放出宮去,自行婚配。
我姓索綽羅,雖是大姓,但數偏門。父親官拜六品,不過好歹在京城,家中日子過得不錯。
我是嫡生的長女,按大清律,所有上三旗都要在十三至十六歲入宮參加三年一度的選秀,得皇帝首肯之后方可婚配,我便頭一個入了宮。
我今年十五,閨名蘭兒,長相還算周正,或許正因為如此皇帝青眼有加看上了我,留了牌子。
在一片懵懂之中,我就被敲鑼打鼓的送回家,太監公公在后頭押著錦緞莊稠往家走,這是皇上給我家的聘禮,他要納我入宮,三媒六聘,必不可缺。
我回到家中之時,早已有內監來家中宣布喜訊,在公公嬤嬤們的幫助下,家中已經收拾出了一個別院。自今日起我算是皇帝的女人,除母親姊妹之外一律不得見,連自己的父親也得隔著屏風與我說話。
這是一個官宦之家的正式禮儀,雖然嚴苛了些,但沒什么不滿。
當天夜里,父母便給祖宗燒了好幾炷香,我聽見院外頭道賀的人們快踏破了門檻。母親教導我說,我樣貌雖算不錯,但女紅一直不好,在宮內一定要好好修習。所幸幼年頑皮,跟哥哥上了兩年家學,能讀書識字,這在蒙滿女子中尤為難得,說不定能獲得幾分盛寵。
母親說的興奮,我也聽得開心,若能獲得寵幸,必定能光宗耀祖,就算是不能,也能在紅墻高瓦中安穩一生。
在家中得訓一月有余,則良辰吉日與其他幾位小主進宮。
清晨天蒙蒙亮,我便坐著馬車經由承天門側門入宮。我從轎子的窗簾縫中往外看,教導嬤嬤告訴我說,正門是只有皇上、皇后與太后才走得的。當年皇后的封后大典,就是由正門一步步進來的。
我家世太淺,封了個小小的答應,賜居在長春宮綏壽殿。馬車緩緩駛入宮門,我選秀時太過緊張,都沒有抬過頭,如今才得以窺見皇宮的面貌,皇宮好大呀,大的像一座城,我自小在家中長大,謹記女則女訓,足不出家門,就連后院也只去過寥寥幾次,皇宮當是我見過的最宏偉最遼闊的地方了。
馬車最后在長春宮門前停下,宮里什么都有,因此按律秀女除非有特例,什么都不準帶。我被分了兩個宮女一個太監,跟著嬤嬤一同進了宮門。按照嬤嬤教導的規矩,先進正殿內與容嬪請安。容嬪長我大約七八歲,生一張清秀的鵝蛋臉,淡掃峨眉,朱唇素妝,頭上除了絨花不過是一只點翠的步搖,著一身淺藍色的旗裝。她不算貌美,但自由一股清麗儒雅之氣。她是宮里的老人,待人親切,見到我時便親自扶我起來,還叮囑了我許多規矩。
長春宮就是個不大不小的院子,左右有兩個偏殿,后面是一個圍房,除去主殿住主位外,其他房間可以住下其他宮人。
綏壽殿其實就是東側面的偏殿。長春宮院落里種了兩顆極漂亮的桂花樹,綏壽殿前一株,西側承禧殿前一株。殿門口有皇上親自為各宮題的匾額,便是殿名。我進了其中,這是一套三間的小屋,當中間是一個佛堂,里頭還擺著桌椅,左右各是兩個小臥房,臥房中只軟塌一張,桌椅一套,臥床一個,便是我與另一位貴人的居所。
隔壁臥房的貴人姓赫舍里,是極大極尊貴的姓氏,可惜她只是一個偏門旁支,三年前入宮只封了答應。這兩年一年一升,雖無子嗣但也封上了貴人,倒也算是順風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