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郎這湯里放了什么?”
“哈!”吳寧放下飯碗,大為開心。
“還是四伯的舌頭靈哩,一下就嘗出不同?!?
“不過是多加了兩勺鮮湯罷了。”
奧妙就在那鍋豬大骨熬的湯里。
有人可能會說,不就是一鍋老湯嘛,并不稀奇??赡芴茣r的酒樓里為了菜品鮮香,各家都有各家的老湯秘方。
其實不然,這還真不是一般的老湯。
吳寧之所以叫它做鮮湯,正是因為這個“鮮”字。
不得不說,來到大唐這么長時間,吳寧最受不了的,還不是日子過的清苦,而是,哪怕是再好的吃食,它也一樣沒滋味。
一來是,做法單一,調味匱乏。
二來則是,唐時的飯菜里少了后世的一樣東西,使得本就無味的飯菜更加的沒滋沒味。
那就是——味精。
也許后世也有相當一部分人不喜歡菜里加味精,可是吳寧不行,從小吃慣了那口鮮的他,要是少了這玩意,還真有點不適應。
而那鍋鮮湯,其實就是起到了老湯加味精的作用。
......
按說,后世從未下過廚房的他是不會懂得這些的,可是好巧不巧,在他的腦子里偏偏就多了這么一段關于味精的記憶。
在后世,吳寧小的時候,曾經有那么一陣盛傳一種說法:說這個味精能致癌,聽風就是雨的吳媽媽,從此以后做菜的時候就再也不敢放味精了。
可是全家人都習慣了這一口兒,逼的實在沒辦法,吳媽只得自己想辦法提升鮮味。
那就是吳寧現在用的那鍋湯,大骨、雞肉、蘑菇,外加海帶。熬出來的湯幾乎和買來的味精有著同樣提鮮的效果。
后來吳寧查過,味精的主要成分叫:谷胺酸鈉。
而老媽的鮮湯經過熬制,可以在湯中得到同樣的物質。不但效果和味精一樣,連成分也一樣。
簡直就是多此一舉。
而且那個傳言,很快就有中科院的大能出來辟謠了,假的。
吳媽自然也就不再費事熬湯,卻讓吳寧記下了這個“偏方”。
如今吳寧這一鍋,雖然沒有海帶,可是也有同樣效果,也有“谷胺酸鈉”,也就是味精。
從來沒嘗過這一口兒“鮮”的唐人,自然驚艷嘍。
......
好吧,如果是專家唐奕在這里,非指著吳寧的鼻子大罵:胡說八道!
吳媽熬的湯里有谷胺酸鈉不假,那是因為海帶中含有大量的這種成分。
可是吳寧這一鍋沒有海帶,哪來的谷胺酸鈉。
之所以一樣有鮮味,那是因為他這一鍋湯主要成分是“鮮味核苷酸”,也就是雞精成分中的一種。
簡直就是不懂裝懂,太不專業,太不專業了!!!
......
不管怎說吧,反正就是那一鍋湯起了作用。
吳長路一聽,還有這么一鍋湯的功勞,新奇之余,又仔細問了問吳寧那一鍋湯是怎么熬的,準備回家之后,也在家中常備鮮湯。
畢竟這世上不愛美味的人不多,誰不想一碗秋葵湯都能喝出滋味呢?
......
“四伯,此次募兵不為打仗,那到底要干啥?。俊?
吳寧見眾人都吃的差不多了,一大盆飯也見了底,心里雖然惦記著他那一貫錢的事,可是又沒機會往那上面引,只得閑聊一般,又提四伯這次出去一個月的差事來。
而老祖君許是這頓飯吃的香甜,出奇的沒有把吳寧頂回去,任由他問下去。
四伯喝著湯,“說大不大,說小也不??!上頭來了令,京中有大人物要蒞臨房州?!?
吳長路面色凝重了幾分,繼續道:“自然要從府軍之中抽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