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的朋友說,主角坐火箭了,前面還窮的要死,幾十章就開始摻和朝政了。
這可咋解釋呢?
那孫猴子還就因為跳個水簾洞就成山大王了呢,《西游記》不是開始沒多久就大鬧天宮了嗎?
如果在你們眼里,網文就應該打怪升級,從斗者到斗師,一步一章的那么寫....
那兄弟啊,你也太瞧不起網文了,它就算是個不招人待見的丑丫頭,那他娘也是文學這個媽生的!
文學是有多樣性的,是充滿想象力的。
《熬唐》也好,《大宋》也罷,講的是吳寧和唐奕,在一個時代傳播思想,經歷悲喜的故事;是下山坳里的糙漢子與觀瀾書院中的文人們,弄潮天下的故事。
而不是從一到十的數手指頭,不是開始他什么樣兒,要一步一步有多少錢,多高的地位。
這也是戲劇與現實的不同,人生要一步一步的走,可是戲劇卻是要節選人生閃光的片段重點著墨。它是跳躍式的,時間和空間是壓縮的。
甚至有時,我們要在里面加入一點在現實里可能不可能的存在,來讓故事變得豐滿。
不一定合理,但從戲劇的角度來說,它就是合理。因為源于生活,卻要高于生活。
人們喜歡看戲,但不一定喜歡看一個人的整個人生。
人們喜歡小說,卻很少有人喜歡人物傳記。
就是這個道理,看似不合理,但卻有它存在的意義。
.....
還有。
有的書友還說,武三思不應該這么蠢,太平不應該這么笨。
怎么說呢?在大宋的時候也聊過這個問題。
每一個人每一個角色,他都不是模板化的,是有優缺點的。
老書友如果回想大宋,其實不難發現,即使是一個反派,他也是有閃光點的,有堅持的,有他聰明有他笨的時候,只有主角才能做到萬無一失,始終如一。
例如,賈相爺心里的宋、趙允讓的皇位、魏國公的祖宗榮譽、韓琦的為官之道......
所以你們才能恨他,愛他,記住他,進而記住那個故事。
不是朝臣就一定有政治覺悟,百姓就一定低眉臊眼的。
這個問題,在大宋的時候,蒼山和老讀者也都聊過,千人千面,他只不過不是你心中的那個形象罷了。
他出現在那個場景,做出那些事,目的只有一個,豐富故事,烘托主角。
如果你反過來想,反派都壞,臣子都聰明不上當,配角都不突出...
那禁錮的不單單只是人物,故事的發展也沒了懸念,結局你都一眼看穿了。
那還有意思嗎?故事還有看的必要嗎?
一個角色,他可能是聰明的,也可能就是笨的,你不能否認這種可能。
如果你把川普的行事作風倒退五年寫在書里,肯定也有一幫人說米國總統不可能那個樣兒。
可事實呢?這家伙就那個熊樣,他是真實的。
以武三思、武承嗣為例,歷史之中的武三思,武承嗣不是因為他們有才能才當的宰相,而是因為他姓武才當的宰相。
他們也就那個熊樣兒,眼高手低。
別讓你的認知固化了你的想像力和邏輯,否則不但小說會索然無味,連生活也會缺少一些色彩。
....
——————
最后。
因為是二十八號上架,這個月就剩三天,意味著新書月票榜這個東西跟我也就只有三天的緣分。
什么月票啊,打賞啊,基本失去了意義,加上咱們都不是佛系,咱是道系作者。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無極無根...
道、法、自、然!
大伙兒就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