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如此,即使太平故意把吳寧向眾人引薦。
“這位就是尋翠居的少年掌柜......”
“嗯。”李顯一邊打量著別致小院,一邊只嗯了一聲。
掃看吳寧一瞬,也沒認出來五年前二人有一面之緣。
韋妃和武三思更是看都沒看吳老九一眼。
倒是武承嗣聽了太平的話,眉頭略微一挑。
“你就是吳寧?”
吳寧拱手,“正是在下。”
“呵呵。”武承嗣干笑了兩聲,“就是那個被圣后賞了,又打了的吳寧吧?”
“呃....”
吳寧一窘,討厭呢?哪壺不開提哪壺。
卻見武承嗣轉(zhuǎn)身,看向隊后值守的吳長路。
“吳別駕,這是你侄子吧?”
“不錯!一表人才,將來必成大氣。”
夸了一句,卻也不再多說,背起手來,也四下打量起吳家小院兒來。
可是武承嗣這么一句,倒是把李顯、韋妃和武三思的注意力勾了過來。
“哦?”李顯一疑,“原來是吳別駕的子侄,本王倒是失查了。”
武三思更是走到吳寧身邊,居然拍了拍吳寧的肩膀,“好小子,能讓圣后有賞有罰的青年才俊可是不多,你可要好好珍惜呦?”
吳寧一聽,暗翻白眼,都特么是炒冷飯的馬后炮!
深深地看了武承嗣一眼,心說,這位還真不簡單!
武承嗣和吳寧說的第一句,也就是“圣后賞了又罰”。
說明這個人比武三思和李顯看的都遠,也更細。起碼武后下的每一道旨,他都記在心里了,也都琢磨過。
而第二句對四伯說的話,則是在拉攏人心。相當于告訴四伯,你家里的事我都用心記著呢。
只這一個記著,就是一個天大的人情。
而反觀李顯,他關心的是吳長路的子侄這件事。
因為他知道,武后登基之時,很可能就是他升爵楚王之時。吳長路是他的下屬,自然要關心一下。
而武三思關心的和李顯不同,他是聽到圣后賞了又罰這句,關心的是圣后的心思。
兩人都是馬后炮,都沒有武承嗣考慮的周全。
可以說,高下立判。
但是,吳寧就想不明白了,武承嗣好像是這三個人里,死的最早的那個吧?
聰明人反而死的快?
什么道理?
難道?
吳寧心里咯噔一聲,難道武老太太就喜歡笨的?
......
————————————
這個想法,越想?yún)菍幵接X得像。
感嘆武老太太才是此間高手,自己最好別和這老太太成敵。否則,吳寧真沒把握能在武老太太那里討得好處。
......
可是,此時也不容許他想那么多了,人都進來了,得趕緊招呼。
好在人家李顯是個體面人,廚子宮人那都得是王府自帶的,肯定瞧不上鄉(xiāng)下人這粗手粗腳的。
吳寧樂得清閑,只是在一旁串聯(lián)一二,省著王府的人什么不知道擺哪兒。
倒是太平,趁著李顯和武氏兄弟不注意,尋到吳寧。
“你要怎么辦啊?真要冒險?”
吳寧奇怪了,剛才這公主殿下不是挺放松的嗎?怎么轉(zhuǎn)個臉又心事重重了?
“我那是裝的!”太平臉一紅。
低著頭,小聲嘀咕,“一時害怕,卻是忘了......”
吳寧樂了,“你怕什么啊?沒事兒。”
“那接下來又當如何?”
接下來怎么做,吳寧也得琢磨琢磨。
其實最好的情況就是,李顯一進門就把他認出來了,那吳寧也可以順勢接著往下演,徹底把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