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司馬先生愿意留下來了?”
李宅之中,吳寧正與剛剛回轉的孟蒼生對話。
“放心!”孟道爺洋洋自得,“本道爺出馬,哪有不成之理?”
“嗯?”這倒是讓吳寧有些意外。
“成了?你是怎么說成的?”
在吳寧的印象中,孟蒼生那個師兄確實是一個淡薄名利,只修道心的人。能說動他來幫忙,完全是因為面子。
而且,當初也是說好的,司馬承禎只幫到這里,事一成就走。
非要把司馬道爺留下,卻是有些強人所難了。
在吳寧的料想中,孟蒼生就算說得動司馬承禎留下,多半也是要費一些周章的。
可是......這么容易就搞定了?
“你是怎么說成的?”吳寧一臉好奇。
只見孟道爺一撇嘴,“我就告訴他,他要是敢走,那以雷解水的方子,他就別想要了?。 ?
吳寧:“噗!!”
這也行?
當初......當初就是個玩笑,好不啦?
這事兒得從幾年前說起,那時吳寧初見司馬承禎,發(fā)現(xiàn)這是個醉心煉丹都快魔障了的“妙人”。
為什么說是“妙人”呢?
因為,根本不是吳老九為了謀劃而去找的他,而是司馬承禎自己通過孟蒼生找上門兒來的。
來干嘛?
拉贊助!
這貨煉丹煉得把出家前的家底兒折騰光了,潘師正留給他養(yǎng)活師門用度的一點田產(chǎn)也賣光了,窮的叮當響,就快要飯去了。
沒辦法,聽說師弟混的不錯,主動找上門來尋求救濟。
好吧,就是讓吳老九出錢,給他接著煉丹。
而吳寧確實也不差這幾個小錢,再說又是孟道爺?shù)膸熜帧?
于是,傍上吳寧這個大款,司馬承禎立時從乞丐變道爺了。
也還別說,吳寧這個錢花的也不冤枉,與這個司馬道爺接觸下來,倒也長了許多見識。
在后世,英國的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之中提到過,中國的煉丹術是世界化學重要的起源之一。
之前,吳寧還沒當回事兒,而和司馬承禎接觸之后,他才明白這句話的道理在哪兒。
打個比方:
道家煉丹最常提到的,也是被后世仙俠小說常用的“九轉金丹”,是怎么回事兒呢?
什么叫“九轉金丹”呢?
這里面的“金”,指的不是黃金,也不是顏色,而是一種煉丹的重要材料——丹砂。
古人發(fā)現(xiàn),丹砂這東西很有意思,浴火煅燒,不但不會成燼,反而生出金屬。
而且,這種金屬不是固態(tài),而是似水一般的液體。
若繼續(xù)有妙法煉燒,加以金石,復又化為丹砂。
于是,道家便遵循此法,將丹砂煉成“金水”,又再反應成丹砂。
在這個基礎之上,再加上他們認為有養(yǎng)生之效的草木金石,反復九次,既是“九轉金丹”
而這種九轉煉丹之法被記錄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之中。
這是什么?
丹砂就是硫化汞?。?
而那液態(tài)的金屬自然就是水銀,這不就是硫化汞和銀的還原反應嗎?
這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化學反應。
所以,在吳寧看來,這個司馬道爺可不單單是個道士了,人家也算半個化學家好不啦?
出于這種心里,吳寧對司馬承禎倒是高看一眼,愿意與之聊些這個時空還沒出現(xiàn)的東西。
像什么黑火藥啊之類的,司馬道爺已經(jīng)在吳寧的指點之下,搞出來了。
只不過,吳老九化學也是個半吊子,他忘了硝石、硫磺和木炭的比例,弄出來的東西也就冒個煙,還炸不了,只能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