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十!!你給老子滾回來!!”
“......”
.....
只聽院中一陣凌亂的急跑之聲,就再沒了聲息。
本來嘛,對于吳寧的怒吼,吳啟自然不會真就傻傻回去面對他九哥那張臭臉。
而房中的吳寧,對著空空的屋子、緊閉的房門,除了怒氣難平之外,就只剩下滿腹失落了。
忽地想起論語之中的一段名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可是,這特么......可是皇位啊!
這玩意誰不想要?還有往外推的?
吳寧覺得,吳老十確實是被他給慣壞了,找個機會,得好好教育教育,給他灌輸一點皇權(quán)的魅力。
緩緩地坐了回去,借著廳中寂靜,吳寧把吳老十的事暫時放到一邊,琢磨起眼前更急的一件事上。
那就是——老太太的“二柱子”,也就是剛剛武承嗣特意跑到他這兒來,說的那個奇觀。
“這個才是燃眉之急啊!”
吳寧自言自語,發(fā)起愁來,“該怎么辦呢?”
這事還真難辦。
首先,錢荒的大問題急需朝廷通過大型工程來向民間輸送錢財,以保障大周的金融體系不至于崩盤。
而在這么急的情況下,似乎除了再造天樞大柱,也沒有了別的選擇。
但是,問題來了,就算刨去老太太對“奇觀”的執(zhí)拗引來的爭議,別忘了,那邊的“大柱子”可還沒開始拆呢啊!
這邊“二柱子”就要往起立?
合適嗎?群臣怎么想?百姓怎么看?
所以,現(xiàn)在的矛盾就在于,大工程得搞,這個錢要花出去,但是又不能花得太過荒唐,惹來民怨。
那么,不立“二柱子”,能干什么呢?
吳寧一想,更是為難。
在這個時代,朝廷往出花錢,無外乎就那么幾樣兒:
建奇觀、修宮殿、壘長城、造運河,再加一個用兵打仗。
這要是換了其他任何一個時期,以上那幾樣,多少錢都能給你花出去。
可偏偏是現(xiàn)在.....
掰著手指頭數(shù)一下哈:
奇觀是肯定不行的,雖然老太太及其熱衷。
造宮殿.....
前有大明宮,之后老太太當(dāng)政又修了白馬寺、清陽宮、明堂、天堂等等一系列的大型建筑,老太太差不多把洛陽和長安的皇宮都翻新擴建了一遍,實在沒有可下手的地方了。
修長城?
不行。長城現(xiàn)在是大周的內(nèi)城墻,修它一點意義都沒有。
挖運河?
呵呵,讓隋煬帝那家伙搶了先。
那就只剩一項用兵打仗了。
可是,還是不行!
黑齒常之眼瞅著就把吐蕃拿下了,放眼中原四郊,除了一點邊邊角角,沒地方打了啊!
真沒了!
東邊是大海,南邊是大海,向北已經(jīng)快進(jìn)北極圈了,向西都到阿拉伯海邊兒了,還上哪兒打去?
琢磨了一宿,勉強想出幾條可行之計,第二天應(yīng)武承嗣之邀,吳老九只能是硬著頭皮去見老太太了。
......
————————————
“你來做甚!?”
武則天一見吳寧,就是眉頭一緊。
現(xiàn)在,老太太對吳老九出現(xiàn)在這里可是不太感冒。
一來,昨天那個場合,本應(yīng)是親兒子出風(fēng)頭,結(jié)果卻讓這個假兒子占了先,心里不爽。
二來呢......
老太太這正和天監(jiān)的禮官,還有工部的官司員,商量著天樞二柱子的規(guī)格,力求比洛陽的大柱子更加宏偉壯觀。
這個時候,武承嗣帶著吳老九來見,老太太本能的就知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