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蘇奕在餐桌上就聽到父親蘇朝東的夸贊。
“小奕,你朋友教你的這套理療手法實在太有效了,昨晚我睡了一整宿都沒覺得肩膀酸痛,早上起來伸展了一下身體也什么問題都沒有。”
“人家教你的這套手法實在是了不得啊,我就沒聽過哪個理療師傅給人治療能有這么立竿見影效果的。”
“咱們家隔幾條街的黃姨你還記得吧,她上個月在家里扭著了腿,走路都困難,他兒子聽人介紹說縣城有個做理療的師傅很厲害就帶她媽去看,一次兩百,做了一個星期都沒見什么效果,一回來就又疼起來。”
“這么厲害的功夫肯定是人家吃飯的本事,人家肯教給你這恩情可實在太大了,你找時間可得替我跟你媽好好謝謝人家。”
張素芳端著一碟荷包蛋從廚房走過來說道。
“可不是嗎,真是神了。我說小奕,照媽看你有這么一門手藝也不用去中左找工作了。咱就留在家里開一間理療小診所,有你這套手法實打實的效果生意肯定好得不得了,怎么也要比你上班強。”
“媽知道讓你一個大學生做這樣的工作聽起來確實不太體面,不過如今這年頭能掙錢才是要緊的。最重要的是還能不出去外面。你看媽這個主意怎么樣?”
張素芳頓了頓又說道:“咱也不能讓你那個朋友吃虧,人家實在是太有心了,我看到時候你跟人家提,咱們出一筆技術使用費,錢需要多少咱們家里想辦法湊一下……”
蘇奕聽得頭大,趕緊搖頭道:“媽,你就別瞎想了,我這個朋友把手法教給我的時候就囑咐過千萬不能外傳,更不能用于商業用途,那是人家祖傳的秘技,不然沒法跟家里人交待。”
“人家一番好心,也是信任我。我怎么也不能昧著良心拿這套手法去賺錢吧,您啊就打消這個想法吧。”
“小奕說得對,你就別再亂摻和什么想法了。”
蘇朝東心里亦是暗叫可惜,不過他也尊重蘇奕的想法。
吃過早飯后,蘇朝東要去上班,張素芳打算上市場買菜,蘇奕閑著沒事,便自告奮勇的攬下這活。
蘇奕來到樓下,從樓梯間牽出一輛老舊生銹頗有年代感的自行車,這輛自行車還是當年他上初中時父親蘇朝東給他買的。
蘇奕騎上自行車,搖搖晃晃的朝著市場騎去。
他家離鎮上并不算太遠,也就兩公里多的路程,一路上都是近兩年新修的柏油路,蘇奕享受著明媚陽光,神色愜意很快便到了菜市場。
和國內大部分十八線鄉下的菜市場一樣,因為早年缺乏遠見的規劃,鎮上的菜市場道路狹窄,攤位設計不合理,攤販們只好盡其所能的往路中央挪占地盤,使得每天早高峰階段到處都是人擠人。
蘇奕買回菜后,耐著性子跟在由大爺大媽構成主力的洶涌人潮后邊,用腳撐地一步一步的朝前挪去。
“嗶嗶——”
一陣刺耳的汽車鳴笛聲從身后傳來。
開車的人似乎對前面的擁堵情況有些不耐,鳴笛聲不時響起,幾乎沒多少時間消停。
蘇奕眉頭微皺,下意識的回頭望去。
后邊是一輛黑色的本田雅閣,開車的年輕人穿著花布襯衫,駕駛位的側窗完全搖下,對方整個頭伸出窗外,看著蝸牛般移動的人群只差口噴芬芳。
蘇奕正想把視線移開,哪知開車的年輕人卻忽然喊出了他的名字。
“蘇奕!”
“你是?”蘇奕有些疑惑,他好像跟對方并不認識。
“我莊浩強啊,咱們以前初中同班你還記得不?”
蘇奕臉上的疑惑轉為恍然大悟,對方這么一說他有些印象了。
離初中那會都已經十幾年過去了,眼前的莊浩強確實跟他記憶中名字的主人相差甚大,難怪他都不敢把兩個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