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嶸戈:“當緣分二字來的不湊巧,你才懂得什么叫孽緣!尤其是上趕著的爛桃花,還被對你心有所求的人回回碰上,這孽緣,她做錯了啥!”
在很久之前。
那時姐妹倆都只是個小丫頭,不懂得忍耐和謙讓的年紀。
兩姐妹時常跟冤家一樣,為了無關痛癢的一句話,能斗嘴斗個大半天。
后來樂嶸戈脫去稚嫩,從小姑娘長成少女。
學了禮儀,懂得姐妹間要謙讓,對妹妹要愛護。
說到這,她發現她家秦女士還真是妙人一個。
兩個年齡相差不大的姑娘,在家吵鬧哭個不停。
她居然仍舊一臉認真做著自己的事情,也不問對錯,不辨是非。
甚至都不說一句“姐姐是要讓著妹妹,妹妹同樣需要愛護姐姐。”
就那般看著兩個孩童喋喋不休的爭吵。
再后來樂嶸戈學會了“孔融讓梨,”看了什么叫“兄愛而友,弟敬而順。”
慢慢的又學了《論語》,里面一字一句的知識教會了她“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通“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自那之后,她便懂得了什么叫“仁愛。”
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厚。
偶讀“中庸”聽過那句。
“以天下之至誠而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
自那以后她好像有些懂得,為何母親從不罵她“不懂事,”也不會叫她“讓著”妹妹,更不會叫妹妹要去“敬愛”姐姐。
兒童時代的世界觀尚不健全。
父母作為與之相處的直接人。有些話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聽來皆是有失公允。
既然如此倒不如讓孩子們隨著成長,而慢慢發現這些道理!
樹苗越著大方向,至于細枝末節,也是修行。
而后,有一次兩姐妹不知道為了什么爭吵不休,樂嶸戈一抬頭便看見一排人子形大燕劃過。
她低下頭笑了笑,看著眼前的小丫頭,結果樂菁嫻也是一臉歉疚的看著她。
她摸了摸她的腦袋,寬宥開口。“菁菁以后不管我們為了什么吵的再兇,但凡看到人字形的大雁,便原諒對方好不好?”
這是少年時期的姐妹倆,一直以來約定成俗的一個規定。
一遵從,便是好多年!
樂嶸戈小心翼翼的問,小丫頭習慣了人來瘋,一點不對頭就能矯情很久的那種。
她不說話,樂嶸戈就一直等著她,也不催促,也不見絲毫不耐心。
過了片刻,樂菁嫻輕咳一聲,以掩飾不自然,轉而甜甜問她。“阿姐,那這一周你帶我去吃火鍋好不好,你好久都沒有陪我,是不是我都不重要了?”
小姑娘委屈巴巴的聲音,落到樂嶸戈耳中聽來卻有不忍。
她想了想,大不了,明天就請假好了,反正最近的訓練剛開始沒那么緊張。
“好,阿姐明天陪你去。”
這正事談完,她倒是沒忘記小丫頭一上來就說了的“緋聞”二字。
看來這消息流通的倒快,別的院系竟也知道了嗎?
“菁菁,你剛才說我忙著和別人傳緋聞,別人是誰啊?”樂嶸戈狀似無意的問。
樂菁嫻冷哼一聲。
顯然是對這件事耿耿于懷有幾天,一開口的態度聽來不像是陳年的舊醋。
“怎么著哇,樂老師的緋聞對象看來是不止一個?不然怎么會不知道‘別人’是誰?用得著來問我?”
樂嶸戈深吸一口氣,暗自勸慰不要和這個人來瘋計較。
怎么算現在都是自己有求于人!
人在屋檐要懂得適當低頭!
只是這小妮子,近來是有點嘚瑟過了頭了吧!
她施施然笑出了聲,細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