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挺好的,我們兩個人在這里生活也感覺的特別舒服?!?
王文麗,“老爺爺,你們在這么高的山上,常年守著這座瞭望塔,平常經常下山嗎?”
護林人,“在這里已經生活了二十幾年了,就像自己的家一樣,各種生活用品林場都會派人給我們送上了,林場的領導還經常的來看我們,特別是過節過年,她們也是為了防火值班,每年都來陪我們吃年夜飯,比我的兒子看我還勤呢,就像親人一樣,所以我們也很高興在這里生活,比在老家那種苦日子強多了。”
董教授,“你們兩位老人家,都這么大歲數了,還在這里護林,雖然我看你的身體特別硬朗,但是畢竟上了年紀,想沒想回家過自己的生活呢?”
護林人,“你別看我們兩個都快70歲了,在老家的時候,什么活兒都干過,有一身的力氣,在這里看著這座遼望塔,沒事的時候自己種點菜,還養了點兒雞,在這么好的景色里生活,就像神仙的日子一樣。說不想家是瞎話,但是我們已經拿這里當做我們自己的家了,如果真走了的話,還真離不開這里呢。我們想在這里再生活一陣子,畢竟有兩個兒女在城里工作,還可以經常和她們見面。想當年我們就是用自己微博的收入,供她們在北京上的大學,在她們已經工作了,我們兩個人的生活也不用那么緊張了,所以在這山上多干一天,就多當一天神仙,何樂而不為呢?”
清風,“老人家,說起來我們還是老鄉呢,我也是貴州大山里出來的孩子,看到你們特別的親切。在我們的家鄉,到處都是山,我們所有的農活都是圍著山里進行的,你們在這里生活當然比家鄉要好的多了,這里給你們了這么好的生活條件,您兩個人的身體又這么好,打著一份工,還能夠欣賞這么美好的景色,呼吸著新鮮空氣,身體會越來越好的,更何況您在這里一干就是20多年,和這里的感情已經很深了,一定是割舍不下的。”
護林人,“孩子說話我愛聽,我們倆是同鄉,我們家鄉的條件你是最清楚了,我們在這里打一份工,其實就是在享受生活了,雖然現在我們兩個人有點上年紀了,但是身子骨還是特別的棒,力所能及的干點什么,總比呆著強吧。說不定我們一邊兒干活兒,一邊享受生活,比回到家里還要多活幾年呢?!?
董建軍教授,“您老人家說的都是實在話,我們農民出身就講究實惠,在這樣的自然環境里,生活和工作都是愉快的,本身又沒有什么壓力,又不像年輕人那樣心里活泛,在這里,一邊工作一邊享受生活,本身就是你們老兩口的福氣呀?!?
護林人,“這幾年,自從森林公園對外開放以后,我們這里也熱鬧多了。我們剛來的十幾年,林場還沒有建設森林公園,一年到頭都是我們老兩口相對,除了林場的領導來看我們以外,就是每周都會有送急養的車來,再也看不見其她什么人了,那時候確實感覺到有點寂寞,每當過年過節的時候有點想家,兩個在北京城里上學的孩子,她們過年過節都會到我們這里來和我們相聚,所以也就沒有什么遺憾的了??墒呛昧?,森林公園開放以后,上山的人們越來越多了,特別是現在紅葉開放的時候,來西山的人就更多了?!?
江老師,“老人家,是這個時候人多,還是春天的人多呀。”
護林人,“要說人多的時候,春天和現在已經差不多了,每天都會有很多人上山,尤其是春暖花開,還有這紅葉觀賞的季節。春天,原來人們都是在山下的景點,要不然是在看芍藥園,要不然就是看牡丹園,那邊山溝里還有一條百草山谷,夏天的人也慢慢的多起來了,因為這山頂上密林之中,是度假的好地方,不僅森林茂密,能夠遮陰,而且山谷風特別大,三伏天這里都是涼風習習,許多人都在這里來避暑了。秋天的季節,當然主要是看紅葉,還有一些人是從香山那邊走過來的,從那里走過來以后,景色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