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見。”
我對清風師兄的事兒一直都是很關心的,聽到他說有事兒和我商量,我不禁的問,“到底是什么事兒啊?你這么鄭重的商量。”
清風師兄看著我說,“我的第一部已經寫完了,你正在看,稍微修改以后,我準備春節以前把它出了,現在已經有出版社和我聯系了,春節前出版應該沒什么大的問題。出版社又跟我約了另外一部,我現在已經把提綱寫出來了,出版社決定作為重大的書籍,給予我一段時間阻止,所以我要出去采風,利用這段時間把這篇完成,這個選題在國內還沒有人寫過,希望我把這篇寫完了以后,能夠開辟我在文學園地上的立足之地,所以要用很長一段時間離開學校,深入生活,一邊采風,一邊寫作,也希望得到你的支持。”
清風師兄的寫作有下一步的打算和計劃,這是我聽到的最好的消息。作為一個在校的公文學院大學生,有什么比創作更重要的呢?寫作對于中文的學生來說,無論是什么樣的題材,只要有作品問世,就像學理工的學生畫冊地圖,就像學師范的學生到學校去代課,都是一種專業的歷練,都是一種社會實踐。
雖然說學中文的人不能人人當作家,但是如果上了4年的大學學習中文的話,連一個作品都沒有發表,那實在是有點遺憾了。相反的有許多學別的專業的大學生也在積極的發表作品,而且水平很高,水平很好,讓人看起來百看不厭,有時代感,文筆更好,作為一個中文系的名牌大學的學生如果不發點什么文學作品的話,實在是有點數不過去。
每天學習文學理論創作理論,而每天都沉迷于這些理論的考試,這些作品的欣賞,而不自己親手去寫一些優秀的作品,不發表一些膾炙人口的作品,怎么能算是一個合格的,中文學院的學生們,清風師兄已經大學三年級了,給他們這個群體里絕大多數人都已經有了自己的作品,而且那些作品都讓人看了以后,發現他們水平都很好,能夠抓住時代的脈搏,反映時代的風貌,塑造新時代的人物,那么清風師兄在做什么呢?用什么來表現?你是一個高材生,用什么來證明你是燕京大學數一數二的中文學院的好學生?
有沒有作品是衡量一個中文學院學生的標志,有沒有好的作品是衡量一個優秀學生的標準,能不能夠成為一個文學家將說明你是不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中文學院畢業的學生的標準,如果只是在你的文憑后面加一些理論考試的分數,而你什么作品都沒有,怎么好意思說你是燕京大學中文學院畢業的呢?
現在清風師兄終于把心思全部用在作品的創作上了,從他的第一部作品就可以看出他的理論功底比別人都強,他的寫作風格也是很鮮明的,在塑造人物和挖掘人物心理上,成了他第1部最搶眼的地方,本來最開始讀他提綱的時候,而現在在做它成型,修改以后的人物豐滿了,故事起伏跌宕,所有的矛盾沖突是那樣的合理,最后矛盾的結果集中在一個高潮點爆發,是一部文筆好而且又好看的書。
清風師兄要做專業上的探索,這是我求之不得的,所以我堅定的表態說,“師兄,只要你想在創作上努力,我都全心全意地支持你,這是我們作為中文學院的畢業生大學生所要做的必須的功課,我們的作品也標志著燕京大學中文系的水平,我們的前輩在共和國的文壇上已經取得了自己的位置,我們這些后來人也應該為燕京大學在文壇上的里程碑添磚加瓦,雖然不是要爭取什么名利,而是要在中國的文壇上為我們這一代人發聲,具體是什么題材,你能夠透露一點嗎?”
清風師兄,聽我這么好奇笑了笑對我說,“因為現在我的素材還沒有收集完,我想像大背景是寫一個抗戰題材的,我要抓緊在四五月份把這部作品完成,要在今年反法西斯70周年勝利紀念活動以前,把這部作品發表,所以時間對于我來說,實際上已經很緊張了,從現在開始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