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再會李一萌(四)
吃完了飯,于教授帶著他的兒子韓偉和侄女于芳芳走了。
李一萌高興的拉著我說,“這么長時間沒見,看到你真的很高興。”
我對李一萌說,“你一個南方女孩,深入到沙漠腹地,作為這部電視劇的女主角,要深入到治理荒漠化的一線去體驗生活,是不是很苦很累呀?”
李一萌向著我點點頭說,“我沒去的時候也覺得那個地方會特別的艱苦,也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但是到了那里以后,我一下子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本來覺得應該是特別荒涼的沙漠,誰知道是一片綠油油的綠洲呀。”
我奇怪的問,“難道不是光禿禿的沙漠嗎?”
李一萌耐心的跟我說,“我們也深入到沙漠腹地去了,沒有治理的沙漠,確確實實是光禿禿的,到處都是沙丘,一望無際,特別是我們去的時候,已經開始進入秋季,狂風卷著沙塵,在我們臉上都劃出了一道一道的,那是沒有被治理荒漠的景象。我們要拍攝的地方,很少的鏡頭,是要表現第1代治理荒漠化人英雄事跡的時候拍攝一些背景,經過幾十年的治理,我們所在的地方已經是到處是牛羊,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景象了。”
我追問說,“沙漠治理以后真的能夠成為綠洲嗎?”
李一萌對我說,“你如果要到現場,一定也會被震撼的,而且以你的才華,一定會學很多動人的詩句,那些英雄的人們創造了人間的奇跡,原來寸草不生的沙漠,經過幾十年的治理,已經變得樹成行,草城方,成群的羊,還有許多牛場馬場,廣闊的沙漠已經變成了山花爛漫的草場,那里的羊馬和牛都是被圈養的,所有的機器都在那兒轟轟隆隆的響,大拖拉機把那些野草打成捆兒,變成了飼料,而且這些飼料都要進入現代化的工廠進行加工,完全是一個現代化程度極高的養殖企業,過去的荒漠現在已經變成了資源的寶庫,人工種草和野草相伴而生,生態已經完全的扭轉過來了。”
我不禁吃驚的說,“這么說那里已經變成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了。”
李一萌給我解釋說,“嚴格意義說,不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而是被規劃好的大草原,在野生的大草原中,可以說是一望無際的,而在這里的沙漠中的草原是一個方格一個方格的,沙漠被樹木再一層的防火林帶,把沙漠分割出來了,主要是為了防風固沙,沙漠是光禿禿的,而治理沙漠需要建設防護林帶,這些防風固沙l把把沙漠里的流動沙丘固定住,這樣草原才能夠形成草甸,各種雜草是經過飛機播種,又經過多少年才形成草原的。所以這些草原恢復了過去的生機,但是還很脆弱,所以不能夠放牧,而是這些草作為飼料收割回來,所有的牲畜都是在圈里養的,那些貧困戶每家每戶都養了羊,養了牛,或者是養了馬,但是他們必須把那些草跟著機器收回來,加工儲存以后,再喂馬喂牲畜。隨著治理的時間越來越長,草原的恢復也越來越好,飼料的產量越來越大,他們的種植規模也在逐漸的提高,他們每個人的收入每年都有很可觀呢,比我們城里那些上班族可能還要多,這些新的生態移民不但致了富,還發了家,跟他們每個人聊天的時候,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精神面貌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我很難想象她描繪的樣子,對李萌就說,“有時間真應該好好的跟你去一趟,看看已經治理的草場和沒有治理的沙漠,看一看那里的農民是一種什么精神狀態,他們進行生態移民以后生活到底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在那荒無人煙的沙漠里,竟然有這樣人間的奇跡,怎么不令人向往呢?你拍這個片子實在是太有意義了,我們本來想著沙漠是有多荒涼,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有多苦,沒想到讓你這樣一說,生態建設的道路對他們來講真是一條康莊大道,不但治理了荒漠化,而且讓他們提前進入了小康的生活,這樣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