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退守城內之后,趙虞就一直在權衡叛軍的‘去留’問題。
正如鞠昇所言,叛軍是有退路的,他們他們可以退至定陵、召陵等地來度過這個冬季,也不是非要拿下昆陽。
關朔想要拿下昆陽的最根本原因,僅僅只是因為昆陽距離葉縣很近,僅僅只有四十里,有利于關朔接下來攻打葉縣。
但倘若攻占昆陽的傷亡超出了關朔的承受能力,關朔不無可能放棄攻占昆陽,順便在撤走時,于城內放一把火作為報復。
倘若關朔果真這么做怎么辦?昆陽有后路么?
其實也是有的。
趙虞可以攜昆陽之民撤退至襄城、汝南兩縣——他有許多手段可以令王雍、劉儀那兩位縣令屈服。
只是這樣一來,昆陽就沒了,失去整座縣城的損失,會讓趙虞難以承受,畢竟在某種程度上,昆陽縣如今等同于他的基業(yè),若被關朔一把火燒成白地,那趙虞可能就只能繼續(xù)干‘山賊’這行了。
更關鍵的是,關朔未必只放一把火那么簡單。
倘若關朔再狠一點,他完全可以在放火之后派兵圍堵,以當前的局勢,以關朔的智力,他顯然也能猜到昆陽人只能往襄城、汝南方向突圍,只要在派一支軍隊提前堵死前路,數(shù)萬昆陽人恐怕會通通餓死、凍死在這個冬季。
如此一來,趙虞的損失就更大了。
因此,在思前想后之余,趙虞認為應當稍微給關朔一點‘可以攻陷昆陽’的希望,免得對方做出更激進的行為。
而這,也正是今日張奉防守不利,但趙虞并未怪罪他的原因——固然張奉的防守不利是因為他能力不足,但從整個戰(zhàn)略來看,稍稍露出一點潰勢,更有利于穩(wěn)住關朔。
甚至于,趙虞還有意再放點水,讓叛軍占據(jù)更大面積的城區(qū)。
而這,相當于割肉喂狼,無疑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一個把握不當,讓叛軍順勢攻過半城,攻到了北半城,那昆陽的防線以及昆陽人的作戰(zhàn)士氣,可能就徹底崩潰了。
因此趙虞喚來鞠昇,想聽這位叛軍出身的將領,如何看待現(xiàn)下的叛軍,以便他最終拿定主意。
在聽到趙虞的詢問,鞠昇思忖了一番,搖頭說道:“據(jù)末將所見,叛軍的士氣……十分低迷。因兩邊陣地隔得近,末將今日好幾次聽到對面有士卒抱怨,許多叛軍士卒原本都以為只要攻破城墻,我昆陽就會屈服,根本沒想到我方會采取巷戰(zhàn)……”
“這就是你擔心關朔會放棄攻城的原因吧?”趙虞問道。
鞠昇點了點頭:“若軍卒毫無士氣,關朔就只能退了。”
趙虞負背雙手在屋內踱了幾步,忽然問道:“那若是我方給他們一點希望呢?比如說明后日,讓叛軍多占據(jù)一點地方?”
鞠昇意外地看向趙虞。
事實上這件事他也考慮過,但他不敢提,因為這個舉措太過于冒險,甚至可能會遭到周虎等人對他的質疑——你叫我等故意讓叛軍占據(jù)更多的地盤,是不是有什么陰謀?
沒想到,眼前這位黑虎賊首領自己提了出來。
『……膽魄是真的大。』
心下暗自嘀咕了一句,鞠昇小心翼翼地說道:“在言語之間,確實可以,但就怕適得其反、引火燒身……且不說此舉是否能讓關朔打消撤退的念頭,一味的后撤,很快我等將退無可退。距離天降大雪尚有十幾日,我很懷疑這一招,能否堅持到那個時候。”
聽到鞠昇的話,趙虞頗為欣賞地轉頭看了他一眼。
不愧是前叛軍中的曲將,執(zhí)掌二千兵卒的將領,在戰(zhàn)術、經(jīng)驗上確實勝過他昆陽絕大部分人,更難得的是,鞠昇還將其中的利害看地清清楚楚。
在思忖了片刻后,趙虞提出了一個設想:“倘若我等采取‘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