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走魏忠賢,自然是方書安出的主意。
在做決定之前,方書安做了好幾種選擇,最開時候的時候,打算是直接除掉。
但是么,現在皇宮里還真沒有幾個能和魏忠賢類似的人物。
論起來,他畢竟是個人才,不用可惜,用的話,是把有可能是傷人的刀,需要好生琢磨。
決定用以后,幾件事情就要展開。
首當其中的是,先將魏忠賢和客氏,這一對危害極大的組合分開,后邊再徐徐圖之。
原有的時間線上,魏忠賢能做到最后一手遮天,還不是因為客氏的功勞。
雖然說,魏忠賢能在朱由校手下混的風生水起,自然是與朱由校本身性格有關,但也與他和客氏的關系極大。
換換地方,有其他人帶領的話,效果自然不同。
在更加老成的泰昌面前,想要興風作浪,可就要困難很多。
現在的局面,泰昌帝不會倉促暴崩,因此朱由校會有成長空間,等到他成長起來,即便是魏忠賢還在,那就又是另一回事。
……
……
再說福王,雖然他遭遇最嚴重的危機,但是么,結果還是沒有差到哪里去,他沒有下獄,但是待遇比之此前就沒法說了。
此前作為藩王,好歹還能在洛陽城溜達,只要不出封地,問題不大。
在洛陽城內,可以說是土皇帝,甚是是輻射周邊眾多州府。
但是孫承宗到來以后,得到的命令是直接將其禁錮在王府之內,好日子總算是到頭了。
若是不出門,倒也是嗨嗨皮皮,可惜,泰昌自然不會給他太好待遇,錢多總會拿著去請人下毒。
于是便名正言順的降低福王的月俸,僅僅是賬面上就直接砍掉三分之二,而戶部那些又都是鬼精鬼精的主,當然知道福王是皇帝的眼中釘,于是在打折之后的俸祿上,來了個折上折。
或許有的人覺得不夠仁慈,但是對泰昌來說,保留福王的爵位,已經是最大的仁慈!
萬歷終究還是沒有能狠心,算是保留最后一絲情誼,但是他已經是風燭殘年,能保到什么時候,尚未可知。
……
登基典禮過后,各衙門恢復正常,但是他們也有個頭疼的問題。
此前學院的人來實習,處理了不少積壓的數據問題。
雖然說處理掉問題,但是又產生新問題!
數據處理不是官吏們的特長,當學生們帶進來先進理念之后,各衙門已經離不開他們搞的規范化流程。
實際上,這是方書安故意搞出來的事情。
為此,他專門將課程設在了上半學期。
等到學生們回歸上課以后,衙門的陣痛體現出來,他們迫切的需要有人來做相關的工作,為此不惜直接給出來空缺!
要知道,舉人直接做官,那是明初的事情。等到現在,舉人想要做官,要熬成老舉人,并且給出來的職位也都是鳥不拉屎的官位。
而衙門開出來的,可是實打實的技術官僚!
像大使、檢校、照磨這樣的職位,一般來說,都是經驗豐富的胥吏充任,此時給年輕的學生,也說明各衙門自發的搞起內部改革。
靠刀筆吏來做數據的時代,似乎要過去了。
很多時候,給個不一定是自上而下,也有自下而上,比如說對于數據統計的引入,各衙門主事之人都被學院學生們的水平和速度震懾到。
以往,要專門抽出十多人到幾十人,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對賬務等方面的數據進行匯總和分析。
有了實習的學生,三兩個人進行幾天的統計與整理就能完成。
對于效率的提升實在是太明顯,本來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