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方書安套路的朱由校,并沒有在問,而是笑呵呵看著他。
“殿下,您這樣看著我是什么意思……”
“你定然是知道的,快點,將你的主意說出來,別像是撿豆子一樣,一個個蹦。”朱由校說到。
眼見兩人說的有趣,泰昌和老方都在捻著胡須微笑。
兩人這樣的態度,正是他們希望看到的現象。
皇帝是孤家寡人,但是孤家寡人也需要一個知己。
毫無疑問,現在朱由校和方書安的交流方式,就是極佳的狀態。
泰昌看起來,甚至是有些羨慕,因為他的成長歷程上,就不曾有過這樣的朋友。
“好吧,那我就一次說清楚。關于郵政系統,他們的經費并不從財政里出。”
“不從財政里出?”泰昌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不成,不能再給百姓們增加負擔!”
錢既然是不從財政里拿,那肯定就是攤派到百姓身上,這樣的事情,泰昌是不允許發生的。
“郵政系統,自負盈虧!”
自負盈虧?
簡直是癡人說夢啊,發發邸報而已,怎么可能做到自負盈虧?
“只是靠著發行邸報,自然是不行,還是要靠其他的事情,比如說,包裹和信件。”
信件是什么東西,他們自然是知道的,那么包裹是什么鬼,難道是說讓郵遞員送包袱么?
“信件我們知道是何意,那么包裹呢?”
“包裹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意思就是,各種寄過去的東西,都是裝在一個個東西里面,看上去就像是包裹一樣,所以叫做包裹。信件和包裹,都不是免費的,會根據對應的重量和距離進行收費,如此一來,他們靠著寄送信件和包裹的費用,就能養活自己。”
“人們以往帶去信件,大多是通過鄉黨或者商隊,這兩者大部分時候,都不收費,現在搞一個收費的東西,有幾個人會同意?”
孫傳庭在基層呆過,自然知曉目前存在的情況。
從他的觀點來說,一件事情從免費到收費,很難實現,尤其是基層老百姓并沒有多少錢的情況下。
“那要看如何理解了。”
方書安解釋道,“此前的郵件,丟失率極高,尤其是通過別人捎帶的方式,你根本就不知道,他是否幫你帶到,或者人是否丟失。反正是一去如泥牛入海,再無回音。咱們這個郵政系統,至少是雙向,起碼還會給你一個回執。此外,郵件只是小頭,包裹才是大頭。現在商隊很多小東西,也是靠自己派專人送去。等到將來郵政系統成熟,小件包裹,比如票據、文書、小件貨,他們都會找到郵政系統來發送,那樣的東西,才是大頭。”
方書安不指望現在的物流行業像后世那樣發達,畢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沒有電商的情況下,怎么可能會實現大規模的快遞單子。
但是么,郵政又是剛需的存在,除了日常交流的信件,不管是官府還是民間商業,依然會產生大量的票據和業務量,那些才是郵政系統活下去的根本。
畢竟在電商還沒興起的時候,不管是國外的全球速遞還是國內的順豐等快遞,已經能夠活的比較滋潤。
至于電商大爆炸的年代,那只不過是讓快遞物流行業更加繁榮。
“要送東西,那些所謂的快遞員,至少都要識字吧,你從何處去找合適的人員?在向下,識字的可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們可不會干送信件這樣的事情。”朱由校對大明讀書人還是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以現在的識字率,想要找到合適的郵遞員,真的很難辦到。
不過么,既然方書安要上郵政系統,對于這樣的細節也是有準備的。
只見他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