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老四忽視了一個事情或者說他根本就不知道。
印書對別人來說,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為雕版印刷雖然精美,但是需要的成本太高,尤其是銅雕版,雕上一頁,需要的人工都不是小數目。
至于木板印刷,那有些太低端。
如是作為坊間印刷些不入流的書本,什么金瓶梅、燈草和尚之類,或許還用得上。
若是作為讀書人用的書本,那可就算了。
拿著木板印刷的書去上課,怕不是要被人笑話一輩子。
方書安要搞定郵政系統,一個重要的目的是下發邸報,而邸報如果采用雕版印刷,時效性太差。
要知道,未來的新聞報紙,能做到,頭天的事情第二天就能印刷出來下發。
用木板?
那簡直是砸大明的招牌!
堂堂朝廷中樞,用木板印刷,算是怎么一回事?
銅雕版時效性不夠,木板印刷太低端。
至于膠泥活字或者木活字,還是算了,這兩種的水平,都不怎么樣!
為了這個事情,方書安早早的就開始布局,在去年的時候,基本就解決了活字的問題。
泥活字和木活字都存在粗糙的問題,并且字也不能做到那么小。
這一切,在鉛錫活字活字面前,都不是問題。
鉛錫合金,解決了眾多活字印刷的痛點,不但能將字變得很小,并且還能保證整體印刷的樣式不會低端。
但是么,鉛錫活字有了,卻仍然不能解決印刷的問題。
失敗率極高,要說原因,主要在于油墨的配方。
方書安剛開始并沒有對油墨很重視,一直到技術工人反映上來之后,他才意識到,其實大明不是沒有實行過金屬活字印刷的技術。
但是效果不好的愿意,就是因為油墨的效果不好,所以說一直影響活字印刷的展開。
直到他根據一丁半點的記憶,屢次嘗試過加入亞麻油、清漆、蛋白、煙灰等添加劑時候,才找到相對合適的油墨配方。
兩種東西全部就位之后,印刷廠將印書成本大幅壓縮。
而這些,也正是他們敢于開展郵政系統的根本。
印刷掃盲教材,也是郵政系統的成本之一。
按理說這樣的事情,肯定由國家來執行才對。
但是么,要戶部大規模采購這樣的是書籍下發?
想想不是什么好實現的事情,雖然說掃盲教材是很容易入門的讀物,但是沒有相應教學的話,想要自己看明白,也是很難的事情。
所以說,掃盲教材和郵政系統以及監稅官,是一個相輔相成的系統,在初期,監稅官借著郵政的名義,一便進行培訓,一邊進行些秘密調查。
等到一段時間之后,他們熟悉了環境,并且也調查的七七八八,再去下一個郵政點繼續從頭開始。
方書安也不知道自己當時是怎么想到如此完美的方案。
此刻,他在西山的印刷工坊,看著一本本帶著墨香的掃盲手冊,很是欣慰。
戶部現在不做也沒關系,反正將來他們收購郵政股份的時候,算進去就是。
再說了,即便是不給他算,也沒什么。
現在賺錢對于他來說,已經自是單純的數字。
畢竟以大明的消費水平,就是一次想花出去幾萬兩銀子,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他和一行人看完印刷車間,又來到帳房,看看近期印刷和送出去的數量怎樣。
看著下邊報上來的數字,方書安眉頭皺了起來。
廠長一看,心里咯噔一下。
難道是說,嫌棄他們花費的錢太多?
最近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