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你這么一說,似乎也不完全算是好事啊。”另一個人小聲嘀咕著。
老丈給邊上桌子倒上水,苦笑道,“那誰說的清呢?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現在人們都看見那人和英雄一樣的事跡,誰還顧著其他老百姓的死活呢?”
老者說這句話的時候,沒有注意到,在他背后,另一個桌子上,只有兩個人,確切說是一個青年人和一個中年。
兩人對視一眼,中年人清清嗓子,“如果說,最后事情沒成,那些田地賣了一半的人怎么辦?”
問題問的好,人們都在驚訝于民揍官的這份熱血,齊齊為那些人喝彩。
卻不曾有人考慮過,事情改如何善后?
事實上,在歷史上無數次農民起義中,大部分時候起義政權失敗,也是因為此類情況。
沒有能很好解決爭端。
不解決實際問題,只是看上去熱鬧,終究成不了事。
一個問題,鬧得人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哪怕是方才吹牛山響的幾個人,也沉默了。
那些人該怎么辦?
“要我說啊,最難受的是他們才對,本來就做好的計劃和用途,甚至已經開始安排。如果最后因為那一戶沒有完成,這上不上下不下的情況,才最是令人無法接受。”
中年人話音剛落,邊上有人接話到,“如此說來還真是,我聽聞啊,那里不少人都在運河邊上做買賣,他們平日里也沒有時間打理農田。將那些賣出去之后,在運河邊上置辦好鋪子,也是能傳下去的活計。”
“此事不假,老張家那二兒子,早些年就整日東跑西顛,一點不像個能辦正事的。后來就是在運河邊上尋了個營生,要是在莊稼地里忙活,早就餓死他,現在日子不是挺紅火。他們這樣的,也不是少數。”
微山湖本身不算是糧食產區,但是他周圍全是,加上又是運河關鍵節點,所以有很多轉運倉儲的事情。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運河存在千年,養活一大家子人,根本不是問題。
“那些去工坊的人呢?人家根本就沒有時間打理農田。而且,你們不知道啊,蘭山的田,不都是好田,西邊還好點,東邊啊,可是不少泛堿。要不然,也不至于賣的便宜。”
泛白堿?人們反應過來。
那可是個重頭戲!
隨著說話之人越來越多,人們對征集農田的事情越來越清晰。
原來,那些人要急著賣地,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涉及到土地本身!
靠近微山湖,按理說都是上好的河灘地,但是并非所有河灘地都是好土地。
不少因為土壤中鹽類含量高,因此在水分少的時候,表面會有大量風干的鹽類。
這也就是常說的鹽堿地,根據鹽堿含量的多少,也分為輕重。
此處還不是十分嚴重的類型,還不到不能生長糧食的程度。
但是么,有影響是一定的,同樣風調雨順的情況下,比別處要少兩三成是很正常的情況。
一旦有洪澇災害的話,會斷斷續續有兩三年處于少收或者絕收的狀態。
“怎么此前,從未聽人說過泛白堿的事情?”
“是啊,若是這樣,那急著賣田,還真沒什么好說的。”
“唉,我前幾日還說他們短視,祖宗的田怎么能說丟就丟,原來中間有這樣的事?真是該死啊,我這臭嘴!”
“你們也不想想,他們誰愿意說出去?現在,買的價格也就比一般農田低一點點。如果大肆宣揚出去,價格肯定會在原來的基礎上下跌!誰會愿意?”
這樣,人們總算是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現在看起來,之前民怨沸騰的對象,似乎是錯了?
合著,那里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