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遼東建奴事件之后,大明在草原經營的策略進行了修訂。
此前他們更加傾向扶持相對弱的一個,去對抗最強的那一股勢力。
比如此前在遼東,葉赫部是最強的那個,建州部不過是用來牽制葉赫部。
誰知道在后來的發展過程中,建州部慢慢變成的最強的那個。
而在遼東平復之后,朝堂對于草原的政策,最開始是傾向于喀爾喀。
但是啊,今時不同往日,因為財富的存在,喀爾喀膨脹的速度實在是太快,基本上一年時期,整個部落的財物情況就有了大幅提升。
如此一來,宣大總督趕忙向朝堂陳述詳情,權衡利弊之下,后來的事情,便在草原找到幾個不同的代理。
權力分散以后,至少無需擔心喀爾喀或者科爾沁繼續快速膨脹,不會發生一家獨大之事。
一會兒,劉大康便陪著一個人進來。
打完招呼之后,那人的位置竟然挨著劉大康!
看來,是京城來的貴人,一般人不可能得到劉大康如此禮遇。
“諸位,首先感謝你們趕到此處,接下來,咱們也不廢話,直接開始吧。”
劉大康并沒有介紹身邊人,而是選擇開始。
如此,更讓巴達禮郁悶了,一個地位能和劉大康平起平坐之人,竟然沒有一點名聲?
“大王子、撲爾蓋大柜……”
劉大康簡單做一個開場白,便繼續說著。
“諸位想必也知道,我大明正值國喪,所以禁止歡愉。明人不說暗話,那些給各位的酒水,可不是特別制作的樣品,它們是專門從庫房當中取來,可以代表大明釀造的技藝!”
對于酒的品質,幾個人度沒什么說的。那些樣品,已經能夠讓他們滿意到驚艷!
此前前來,并不是來確認酒的品質,而是接下來的事情……
“好了,我說完了,諸位有何疑問,現在開始提問。”
劉大康說完,便端起茶水,啜飲幾口。
說是喝茶,其實是思考一下下邊該怎么說,順便觀察一分,幾個人的態度。
“劉老板,我想問問,這個代理權,是每年更換還是和其他一樣,一簽三年,最后有優先權。”撲爾蓋問著。
“很抱歉,每此番合約,只有三個月,到期是優先權!”劉大康回答的很干脆。
“什么,才三個月?”巴達禮有些著急。
原來還以為,沒有三年的話,至少有一年吧。
結果,看這意思,是連半年都不想給!
當中一定有什么問題!
“不行,三個月太短,前期剛剛弄完,馬上就要重新簽合約,誰知道最后是怎么樣的情況?”
對此,撲爾蓋很快就表達了他的不滿。
雖然都在反對,但是他們心里明白,也就是為了等到國喪以后,看看后邊朝堂的政策。
“這個啊,我是真做不得主。不如你們去京城,向朝堂提出要求。我們說的的事情,他們可以不看,但是你們的想法,那就重視的多了!”
這樣也行?
幾個人面面相覷。
不過轉念一想,劉大康說的應當是真的。畢竟如果只是他們商戶們提要求,那說到天也不過是利益問題。
了不起也就是多賣些和少賣一些的區別。
但是如果放在朝堂上的話,就是另一種情況。
除了利益的問題,還會涉及到外交之事,甚至關系到邊疆的穩定。
所以說啊,劉大康這樣的說法,很是合情合理。
“現在是國喪期間,產量能夠供應草原的需求,如果后來,大明取消限制,在銷量極大之下,如何能夠保證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