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朝會的另一個主題,便是北方草原的使者。
宣大那邊早就八百里加急將消息傳了過來,是以朝廷已經(jīng)做好準備。
恰好今日有大朝會,在進行完此前的議題之后,便是召見使者的環(huán)節(jié)。
雖然他們的目的很明確,但是來往的禮節(jié)不可少。
畢竟是雙方的正式場合,該有的流程要有。
兩人站在門口,心中都有些激動,身邊的禮儀官員小聲的和他們說著一會兒的注意事項。
巴達禮和撲爾蓋,都不是一次覲見大明皇帝,但是他們還沒有這次一樣,心懷忐忑。
“大明皇帝陛下,草原喀爾喀(科爾沁)使者撲爾蓋(巴達禮)向您請安。”
兩人按照標準的禮儀流程,進行完之后,便站在一旁。
吏部官員見兩人站定,總算是松一口氣,沒有出岔子就好,不然他們又會成為焦點。
接見使者的大朝會和一般的大議事還是有些不同,不過該到的人也都到了,不算失禮數(shù)。
“二位使者,可有什么話說?”
泰昌已然知道他們的目的,但是依舊還是要問一問,步驟不能少。
“大明皇帝陛下,小臣此次前來,是來懇求大明能夠允許最新的白酒賣到草原去。去年的冬天,實在是冷,今年春天來得晚,秋冬來得早,只怕是比去年更加冷。
爐子和焦炭能緩和體外的寒冷,然而牧民們還是希望能有喝下去就火熱的白酒來抵擋嚴寒。前些日子,和市還能買到,最近的日子,都賣斷貨,牧民們迫切希望,大明能夠?qū)拙瀑u給我們!不然,他們整日里都去和市等著,實在是于心不忍啊。”
巴達禮說的話很委婉,但是有些人聽出來其中的意思。
草原人么,以前為了些許利益,就敢南下劫掠。現(xiàn)在有白酒這么一個東西,他們就更有膽子。
雖說現(xiàn)在人們變得比以前富有,但是為了白酒那么好的東西,再發(fā)點瘋,也是有可能之事。
“陛下!他們這是在威脅我大明!”
泰昌還沒有說話,又有個老家伙站出來說到。
又是個清流?
泰昌心里那叫一個后悔啊,當時用清流也就算了,好歹多選點年輕些的人。
當中的意思,大家都能聽出來,就不要明說了行不行?
而且,巴達禮的意思并不是說他們有組織的南下,而是那些人會自己組成小隊,南下去搶酒。
畢竟,蒙古的牧民組織體系,遠沒有大明那么有效。
巴達禮也只是在暗示,有些人可能會因為白酒斷供,失去控制,并沒有什么威脅的意思。
為何這個傻子非要說出來?
“話可不敢如此說,巴達禮王子是來請求售賣白酒,你那句話聽出來威脅之意了?如今喀爾喀、科爾沁與大明是是休戚與共的狀態(tài),怎么會有其他意思,老大人不要信口開河!”
說話之人正是禮部侍郎,他負責(zé)聯(lián)絡(luò)草原方向的外交事宜。
一句沒有什么特殊含義的話,如何過因為這個老家伙一句話,可能破壞掉現(xiàn)有的大好局面,他要瘋。
“之前你們說,喀爾喀和科爾沁不可能大規(guī)模采買白酒。現(xiàn)在,科爾沁的王子和喀爾喀的大人已經(jīng)站在朝堂之上,你們還說他們威脅大明。難道說,你們就是不想看見這樁生意的成交?背后究竟藏著怎樣的禍心?”
戶部也忍不了,白酒的稅率很高,剛開始有銷量的時候,收上來的酒稅很是令人高興。
結(jié)果剛開始高興沒多久,就突然沒了來源。
現(xiàn)在,好容易外銷有了來源,那些人還要破壞,這個不能忍!
“既然對草原上的民眾有用,我大明又是糧食豐產(chǎn),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