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兵器給尼德蘭商人?”李汝華對方書安大開腦洞的事情,已經見怪不怪。
“是的,大人。”方書安回答道。
“你為何不先去問問閣老,他老人家點頭,我自然是沒有意見。”也不知道李汝華是在說客套話還是怎么的。
至少表面上,應當是這么個意思。
“大人,爺爺那里,并不是決定性因素,我要先說服您同意,爺爺的主意還是要聽您戶部主官的意見。”
雖然知道方書安說的話基本上不怎么靠譜,但是還挺讓人受用。
賣兵器的事情,還是要經過戶部一把手點頭。
“你將利弊好生與我說說,待我看看有何難度在其中?”
還真是像方書安想的那樣,現在李汝華對各種賺錢的事情都感興趣。
主要不是涉及到大明的根基,能做的買賣他恨不得都能做。
這不是才促成白酒貿易,這就又開始琢磨兵器交易了。
兩年前找他,肯定不同意,也就是這兩年,老兵刃和老式甲胄退役不少。
那些東西如果化了再重新打制,付出的成本也不也是個小數目。
直接換錢,自然是最好的。
方書安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如何賺尼德蘭商人的錢。
不過里邊涉及到貨幣改革的部分,先沒有說。
李汝華聽完,思考一會兒,說到,“此事,我是同意的,畢竟也算是廢物利用的好事。不過,要想推行下去,恐怕還需要說服更多人才可。”
“只要您同意,其他的事情我們來辦,您放心就是。”
李汝華貴為戶部尚書,又是內閣大學士,讓他居中奔走,不現實。
雖說方書安掙回來的錢,都要到戶部的口袋里,但是還是需要一個代理人來執行。
按理說,這樣的事情,那些將門干起來最合適,比如李盡忠,比如英國公或者是其他國公的后代。
所以啊,方書安也有了計劃,此時并不適合張田余參與……
不過,李盡忠這幾日不在,去了天津衛,那里有更換火器的事情,過兩天才回來。
反正,事情也不著急這兩天,他先將方案再完善一番。
熊芷晴也搬到了小院,整個院子里甚是熱鬧。
從院子的規模來說,其實是有些小了,畢竟當初方書安的地位不怎么樣,所以他占據的院子挺小。
后來,即便是他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是院子卻不曾變化過。
畢竟在外邊有別院,還有另一處年初再買下的別業,搬出去也能住的開。
而不想搬出去的原因,是為了大家族的體面,如果他現在搬出去的話,還不知道背后會有多少閑話。
不換院子,算是住習慣了吧,人們輕易懶得搬家,雖說他現在的小院子有些緊張,但是能住下兩個人。
他后邊的院子本來就是空的,現在打通,將熊芷晴安置過來,也是不錯的選擇。
而她也搬過來之后,兩個人的區別也便體現出來。
熊芷晴在方家的群眾基礎很好,畢竟雙方都是官宦人家,在待人接物的事情上,更有共同語言。
相比林月華商人出身,雖然都是是大戶人家,行事還是有不少區別。
比如在對待親近的下人身上,雖說都是讓人心甘情愿為自己賣命,手法卻是截然不同。
熊芷晴主要是用情感牌,讓她的丫鬟與主人休戚與共,有歸屬感。
而林月華更多的是用的商人常用的手段,在金錢上找齊,雖然偶爾也會用情感,但是更多的是雇傭和被雇傭的關系。
用錢砸出來的關系,說出來比較容易深入,卻同樣容易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