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老方執政的根本。
想想之后,方書安整理下詞匯,緩緩說道。
“陛下,吳大人所擔心的事情,確實是現在面臨的問題。我大明的衛所軍,有相當部分沒有裝備鐵甲,更有相當部分還是用的老掉牙甚至是崩了口的兵器。
若是秉承逐步替換的做法,那些地方的軍隊確實需要更換。但是啊,吳大人并沒有意識到,我們的大軍,已經在逐步更換新式車營的裝備了,到時候大刀和長矛的數量會進一步縮減,現在朝廷府庫里大量存貨,如果真等到全部換裝時候再去售賣,連現在的價格也賣不了啊……”
方書安說的也算是清楚,趁著兵器還算是明軍現役,能稍微賣上價,若是全部封存,便是兩碼事。
可是有些人不這么認為。
比如說,同樣參與廷議的張維賢。
自從上次的事情后,張維賢基本處于半隱退的狀態,畢竟五軍都督府本來就是名存實亡的狀態,有那么的一段時間,他將權利暗搓搓的收回來一些。
可惜隨著京營兵變,連最后那些訓練的權利都落到劉綎手里,現在他的五軍都督府,更加像是一個吉祥物。
“英國公,您有何看法?”
張維賢等的就是這句話,雖然他現在基本上已經影響不到決策,但是方從哲和方書安兩人,當初可是與他對線的主要人物,現在有機會給他們使絆子,怎么可能放棄到手的機會?
“陛下,老臣以為,方小哥說的不妥。什么叫趁著現在能賣個好價錢,就要賣出去?那按照他的意思,豈不是賣迅雷彈和連環銃,更能賣個好價錢?
那些紅毛鬼,與佛郎機人一樣包藏禍心。佛郎機在南洋占了不少地盤,甚至還在打著我大明的主意。別看紅毛鬼現在的地盤小,等到他們和佛郎機一樣,在南洋占得地方足夠,便一定會打主意。
若是有那么一天,我們現在賣給他們武器,那不是幫助敵人發展?陛下,前車之鑒尚不遠啊,您忘記遼東李家做的事情了?”
張維賢這番話,說的夾槍帶棒,但是又不無道理。
就是方書安,都被他的思路所折服,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他口中的紅毛鬼,也就是尼德蘭人,在幾十年后,還真的會趁著明清交際的時候,偷偷占據灣灣島。
此后更是讓鄭成功廢了一番力氣才收回來。
說起來,張維賢的一番見識,還真是超過普通人。
這樣的結論,肯定是見證過尼德蘭人在南洋的發展,并且對他們未來有著充分推演之人,才能得出來。
很明顯,以張維賢現在的水平,絕無可能做出如此的推演,想來,在準備攻擊方書安的提議之前,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工作。不知道在哪里找的高手,幫他們做了形勢推演,并且很好的找到合適的位置,四兩撥千斤的,就能將方書安的提議化解。
這還不算,他的一番話,更有另一層含義在其中。
當年李成梁和李如松在東北養虎為患,甚至不惜給建奴直接輸送物資。
看看現在賣兵器的事情發起人之一,赫然就有李家的子孫,如今正是李家響當當的年輕人物,李盡忠!
雖說李如梅在潮鮮之戰當中爆發過閃光點,但是他也同樣爆出來致命失誤。
現在李如梅的兒子再來策劃給紅毛鬼也就是尼德蘭賣兵器的事情,誰知道不會歷史重演呢?
張維賢越是搞的邏輯嚴密和天衣無縫,方書安就越是知道,背后是有高人在指點。
如果他早早有這樣的水準,怎么可能會丟掉,到手的五軍都督府的指揮權?
坦白說,方書安是真的沒有做好對此類工作的應對手段,如果真的讓他硬著頭皮來回答問題,只怕要說的稀碎。
張維賢的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