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樣?既然他們的軍隊不用來作戰,這些保鏢是打仗的主力,那么賣給他們武器,和賣給紅毛鬼軍隊有什么區別?”
他也是老油條了,雖然打仗的水平不怎么樣,但是做內部斗爭的水平可是不差。
你不是說他們去裝保鏢們么,那不也就是大明的家丁和衛隊?
他們當中,真有區別?
抓住方書安言語當中的差別,張維賢馬上就用子之矛,攻子之盾!
看看方書安還有什么手段!
“國公爺,尼德蘭立國,和天下大部分國家不同。我們大明有天子,有皇帝,但是尼德蘭不同,他們的權利,來自議會,而議會的主題是商人。
所以啊,商人們認為有利的事情,便會去做,商人們認為無利可圖的事情,便不會去干。因此,尼德蘭商人們,也就是在南洋無人島上打打殺殺,搶奪一些他們認為重要的香料,再種植一些能賣出去的東西。
但是真的要讓他們和佛郎機或者是南洋其他大國打仗,他們根本就不會。因為在商人們的眼里,出兵打仗只有賺錢或不賺錢的事情。
與我大明作戰,對于尼德蘭來說,是肯定虧本的買賣,他們不但沒有可能拿到什么東西,更加可能會賠掉在南洋占據的香料島,換成是這樣的尼德蘭商隊,尤其是東印度公司,您覺得,他們可能會干么?”
方書安舉的例子,不是特別好理解,對于家國天下為情懷的讀書人,他們對于利益至上的商人行為拿到國家層面上,難以明白腦回路。
其實吧,這樣的事情,到了新羅馬帝國成為地球一極的時候,也不是什么新鮮事。
但是在泰昌年間,人們鐵定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不要緊,有實際例子在眼前。
因為尼德蘭商隊特別是東印度公司,在香料島已經盤踞多年,當視線擴展到整個南洋,而不是在南海,便能發現,他在南洋的商隊規模和護衛隊規模,都要比佛郎機要強大。
可惜啊,他們從未同佛郎機開戰,也沒有與其他相對落后的小國開戰。
這不就是商人思維作證的絕佳體現么?
張維賢想要說話,發現真的說不上來?
這個時候,他心里就更加難受了,這王八蛋兔崽子,究竟是從何處得到的資料?
自己準備的已經足夠充分,怎么還能讓這兔崽子占了上風?
思來想去,一定是徐光啟和那兩個金毛胡姬給他的消息!
大意了啊,大意了!
聽說那兩個胡姬還有著王位的繼承權。
張維賢也不了解西邊那些國家的繼承情況,連女子都能當國王?
那不是個個都跟武則天一樣?
胡姬?王位繼承權?
張維賢心里突然眼睛亮了,或許他現在沒有辦法,但是他又發現一個可以攻擊的點!
……
沒有了張維賢的阻礙,軍隊上別人也沒有意見。
除去張維賢,熊廷弼在遼東帶著幾萬人,他們早就換裝新式配置,對這些存貨沒有任何念想。
至于劉綎指揮的那些還在“休養”的軍隊,也在逐漸換裝,再說他們都是上過戰場,跟建奴們死磕過的,對火器的理解更加深入,也知道新式甲胄的厲害,所以和熊廷弼一樣,也沒有念想。
而京營當中即使有些人想要再出幺蛾子,但是在張維賢都已經碰壁的情況下,當然也是沒有任何辦法。
最后的結果就是,賣武器的事情,就這么通過。
這可以說是大明歷史上,開啟正式軍售的先河,當他們嘗到其中的甜頭以后,便一發不可收拾!
因為,賣武器得到的利潤,根本就不是賣其它東西能比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