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家傳承的后代,不可能漢語差。
“專員閣下好,本人正是石廳名人。”
對于這些土皇帝的心理,菲利普在來的路上,已經和通譯們研究的清楚。
這些所謂的大名,其實就是一個個土皇帝,不過他們因為有著天皇這樣的信仰,所以沒有人會自稱帝王。
而相對于那些幕府的將軍而言,這些大名對于別人稱呼自己為將軍,基本都是笑著接納。
怎么,只允許你們征夷大將軍叫將軍,他們這些地方手握兵權的實力派,就不能叫將軍?
客套過后,就是簡單的寒暄。
這些漢家傳統,被東瀛人以及菲利普學的很像是那么回事。
畢竟比起別的,東瀛真是個合格的學生,就差奉大明為自己皇帝了。
至于說菲利普,他也是沒有辦法,當初想要混進去大明當中,只能是從體制和日常熟悉。
所以他一套禮儀,他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兩人說些無關痛癢的話,總算是將話題轉移到今日的正題。
“菲專員,我有一事不明,你是如何拿到,明國武器售賣權的?據我所知,明國的武器,連他的藩屬國都買不到。”
作為鄰居,足利名人對大明的做法還是比較熟悉。按照他們的做法,是不可能將武器賣給外人。
這樣不好的地方就是,原本先進的武器,在缺乏交流的情況下,慢慢的落后了。
在明初,大明的將軍們對火器的使用,那是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都無法比擬。
誰知道不到三百年,竟然被西方遠遠甩下。
“將軍,在下也不想隱瞞您,明軍現在裝備的迅雷彈和火槍越發多,而刀劍之類的兵器,他們的需求小很多。再加上當中有些庫存和退下來的封存裝備,所以售賣出去,也能增加自己的錢財來源。”
“明國真的在大規模換裝火槍?他們現在的財政,已經富余那么多?”
不是足利名人不相信,火槍需要多少消耗,他清楚的很。現在的東瀛,除了德川家族的親信,能裝備上火槍的,都是那些扮演海盜以及倭寇之輩的大名。
而這些事情,光榮的足利家族后人,是不屑于做的。
不裝備不代表他不清楚中間的東西,所以,菲利普所說的大明此刻大規模還裝火器的事情,還真是難以教人相信啊。
“將軍,沒有到過大明之前,我也是不相信,但是在他們幾個富庶的城市走一遭,您就會知道,他們完全能換的起!尤其是杭州、泉州等市舶司所在的港口,那些地方的買賣,現在和瘋了一樣!幾乎每天都有數不清的船只,裝滿貨物發出,而這些貨物,有些發到南洋、有些發到滿刺加,有些發到果阿,更遠的到巴士拉甚至是巴格達。”
“哦?現在明國竟然已經港口開放到如此地步?”足利名人總算是知道,為何他們會那么有錢了。
盡管他們不參與搶劫等行為,但是做海上貿易多有錢,還是清楚的。
為了琉球那些地方能獨立成為王國,在東瀛的多次攻擊之下都不會失敗,就是因為他們在貿易航線上,在南洋往返東瀛的船只,都會在哪里補給。
而南洋到東瀛的航線,并不是最主要的航線,可以想象,在南洋那些航線上的島嶼,會富庶到何種地步。
“看來,我們也要找機會,去大明做些生意啊。”足利名人很現實,雖然他有著一個輝煌的背景卻從來不矯情。
腳踏實地是他這一支能存活到今天的關鍵。
“將軍也對這些黃白俗物感興趣么?”菲利普也就隨口一問,他沒有想別的什么。
“如果菲專員有可靠的貨源,我到是愿意為您充當賣貨郎。”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