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蘇菲婭像是獻寶一般,端著一盤東西,讓方書安查看。
倆人正在折騰的,正是煙卷!
煙草傳入華夏已經有百年,當年隨著佛郎機人和波斯商人一起傳入,最開始僅限于南方種植,后來,喜歡這種東西的越來越多,便開始向北發展。
等到現在,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已經流通到很多地方,從泉州港到遼東,都有人開始抽煙葉。
宋應星為了找尋靈感,也會在沒有思路的時候抽煙葉。
要說那些像草一樣的東西,還挺神奇,在思緒紛亂的時候來上一口,還真能讓人從亂碼當中理清楚些思路。
而對于抽煙的方法,此時還沒有成熟的方案,大多數人都是用煙袋鍋。
需要的時候,從煙袋里舀出來一些,點燃之后,吧嗒吧嗒幾口,就算完事。
而煙袋鍋的靈魂,則是抽完之后在鞋底磕的幾下。
無論怎么看,都不像是多么有格調的姿勢。
而對于鄉下土財主來說,拿個煙袋也沒什么,但是登堂入室的話就差點意思。
宋應星和蘇菲婭的改良方案,一種就是向西方一樣,使用煙斗,畢竟紳士們也是使用煙斗。
至于另一種,則是運用紙筒,制成筒裝煙絲,也就是后世香煙的雛形。
“你們制作紙筒,耗費工時如何?為何不考慮,直接采用紙卷?”方書安看著他們的樣品,拿著一個問道。
“紙卷?那樣的話,太過柔軟,強度不夠,會影響結實程度,收放也不方便。”宋應星說到。
“可是,本來就是消耗品,為何要做的像是耐用品一樣結實呢?”方書安反問回來。
“這?……”蘇菲婭有些明白方書安的意思,“你是說,它反正是會燒掉,所以就不需要額外的包裝,是不是?”
“還是蘇菲婭明白,你們看啊,你們弄出的卷煙,是要替代現有的旱煙。眼下,煙葉已經成為市井百姓以及大戶人家通用的消費品。
但是啊,你們看,煙袋鍋委實不便拿出來,那些隨時拿出煙袋鍋抽一口的,往往都是車把式,讓主家或者員外們當街掏出來煙袋鍋,定然不合適。”方書安解釋著。
蘇菲婭接著說,“對,方說的極是,在歐羅巴,紳士們都是拿著煙斗,大明的煙袋鍋真心難看。所以我們才設計紙卷煙,因為平日里,也看見不少人,都是自已用草紙卷煙抽。”
“紙卷煙不錯,但是你們的方向錯了,紙筒雖然硬,但是抽到嘴里,有紙的辛辣味。所以,不能用紙筒,要選擇厚薄適當的紙張。
再者,也不要用如此粗大,要細一些,和小拇指粗細就差不多。現有的設計太長,抽很長時間能抽完,而煙袋鍋也就幾口的事情。再一個,就是包裝的問題。”
俗話說,產品的高度,一在品質,另一個就是包裝。
蘇菲婭已經算是審美不錯,如果按照宋應星的設計,那就是散裝,到時候和煙葉一樣,給顧客稱重!
雖然是很實惠,但是不符合方書安對煙草的定位!
如果是低端走量的煙草,那不如直接取締,反正不能帶來多少利潤,還對人體有害!
直接禁止,不現實,煙草并非是危害特別重大的東西,雖然成癮吸的時間過長,會影響健康,但是它不會某些東西一樣,影響人的身心。
即便是大規模禁止會讓一部分人不吸,卻仍舊會有人偷偷種植。
歸根到底,也達不到禁止的目的。
既然無法禁止,那么只能學著后世絕大多數國家的做法一樣,對煙草課以重稅。
可以說,在后市,每一個煙草上,絕大部分是稅金。
在21世紀,華夏的煙草收入,達到了驚人的萬億規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