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本奏章,說什么,金絲楠木是祖宗的事情,不可輕易更改,更改之后會傷到大明的氣運。這人是誰,朕要當面問問他,說祖宗的事情不能更改,那么好,當年太祖爺的律令,貪墨超過六十兩白銀就要剝皮萱草的事情,要不要恢復?”
大明的皇帝們啊,都一個共同的法寶,那就是太祖爺留下的剝皮萱草。
只要是他們想要改革或者是變法遇到困難,被老頑固們阻擋,就會拿出來剝皮萱草的法案。
不是說祖宗之法不能改變么?那么好,恢復一下那個法律試試?
所以很多時候,那條法令都能將大臣們懟的無話可說。
剝皮萱草的事情都能改變,那么還有幾個事情是不能改變?
別人在前邊吵,他倆在后邊小聲嘀咕,按理說不容易被發現。
但是泰昌也正頭疼著,看見他們兩個,便說道。
“何大人,崔大人,你們兩個在說什么,讓大家伙聽聽。”
正要繼續說話的崔景榮,剛好被點到,只有笑呵呵的回答,“回稟陛下,我與何大人,剛才才討論一個細節。不過不影響大局,似乎不說也可。”
方從哲說道,“若是關于三大殿的細節,那邊說出來讓諸位聽聽,現在正是各抒己見的時候,怎么能夠藏著掖著。”
“是,閣老發話,那么臣便說說。我們剛才討論的是金絲楠木產業的問題,此前一直在說,金絲楠木的成本能夠大幅壓縮。但是好像從來沒有提到,如果真的不使用,那么整個產業上邊的工人們該當如何安置?”
這……
別人一聽,還真是,此前一直在說,應該降低花銷,可是那些工人們該怎么辦?
金絲楠木因為本身極為貴重,所以一直被限制使用,除了皇家,一般人堅決不允許使用。
所以,如果三大殿放棄,那么金絲楠木也就沒有了市場。
幾萬人沒有飯吃,還不會別的手藝,真是個難題。
不過,煩惱的是方從哲和李汝華外之人,他們兩個并沒有陷入思考當中。
或許是,閣老已經考慮過?
崔景榮和何宗彥互相看看,似乎都是有些驚奇。
“兩位大人不知,金絲楠木本身就是上好的木料,與黃花梨和小葉紫檀一樣,如果不用來作為柱子,制作家具也是一等一的木料。朝廷如果不選用整根金絲楠木作為柱子,只要允許民間使用,會有更大的楠木使用量發展起來。”
對于金絲楠木的使用,方書安已經和老方以及李汝華做過探討。
那么好的木材,以前只用來做柱子,那是極大的浪費。
整張黃花梨的桌子,現在的價格已經十分可觀。如果是使用更加珍貴的金絲楠木,價格可想而知。
所以,老方和李汝華才不擔心整個行業的飯碗。
李汝華適時補充道,“兩位大人可能不了解,在福建和兩廣,紅木家具是一等一的存在,紅木當中,只要有紅酸枝、大葉紫檀、小葉紫檀、黃花梨,幾種材料的價格依次增加,他們是富裕人家的首選。
如果金絲楠木能夠放開使用,那么這些木料都將閃開,將木料之王的位置拱手讓出。皇宮修修補補,每年用的都是大料,當中產生的人工十分有限。如果讓它在流通環節,會有更多的從而有人員加入其中。”
老方簡單說了說金絲楠的可能性,李汝華則更加具體的進行了分析。
兩人說完,輪到別人嘆氣。
內閣這幾個老狐貍,早就將事情研究的透徹,這也就更能說明,那些擋路之人是多么的自不量力!
只不過,他們討論的熱鬧,卻和外邊聯系不到一起。
正在眾人議論紛紛之時,王安聽見太監耳語,便皺著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