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動,就快些,讓那些人都以為,我們今年不可能動用監(jiān)稅。”
在這一點上,祖孫倆保持著相當?shù)臉啡ぃ绞窍逻吶擞X得不可能的時候,越是要有大動作,只有這樣,才能將事情盡可能的辦成功。
如果是正兒八經(jīng)的昭告天下之后再行動,事情會打上不知道多少借口,到最后難以成行。越是這樣的節(jié)骨眼,越是保持能讓人們出其不意,才有可能看到事情的真相。
“好,既然咱們都達成一致,我就和陛下說此事,早日爭取開工,早日完成!”
原來按照方書安的計劃,是要連同官紳一體納糧的事情提出來,但是經(jīng)過思考,還是想著在監(jiān)察完成之后再進行。
那時候,他們手上的資料基本是最接近現(xiàn)實際情況,在其基礎上,下一步的改革更加方便開展。
監(jiān)稅司是他們的重中之重,官紳一體納糧簡直就是下一階段的發(fā)動機。改成那般稅制,能多出來多少銀子,方書安不知道。但是整體辦稅效率,將會大幅度提高。
“官紳一體納糧就是第三個事情么?”方書安想了想,剛才的事情,監(jiān)稅司動手是一個,而官紳一體納糧就是另外一個事情。
果然,老方搖搖頭,“非也,那件事你知道還沒有時間去執(zhí)行,所以是另一件事情。”
方書安頗為無奈,他一個六品官,現(xiàn)在很多時候都要充當爺爺?shù)念檰柊 ky道是傳說中的院外實力?
那樣看起來,似乎是自己虧了,用一個六品官員的俸祿,幫著朝廷拿著內(nèi)閣等一品大員的主意。
不用學會算賬,是一個小孩子都能感覺出來,那些事情是虧本的買賣。
“西北主將,你可有合適的人選?”
“啊?”
剛剛還在心里說,自己是院外內(nèi)閣,現(xiàn)在看的話,還真沒有胡說八道。你看看,一個統(tǒng)軍大將的職位,都要咨詢他的意見,這究竟是要鬧哪樣?
“爺爺,此事也要我出主意么……”方書安長出一口涼氣。
“也不是,主要是我想聽聽你的意見,陛下也沒有特別好的人選,讓我找到合適。”
“這……”
方書安也陷入沉思當中,他對大明官員的了解,還沒有到十分熟悉的程度。
其實最合適人選,他有,就是熊廷弼。
只是,于理來說,有些虧。
畢竟他已經(jīng)節(jié)制過二十萬大軍,現(xiàn)在再帶著兩萬三大軍出去,多少有點大材小用的意思。
而且,泰昌又打算重用,短時間內(nèi),確實沒有出去的檔期。
熊大不算,還有什么人合適?
“爺爺,李懷信如何?由他統(tǒng)領軍隊。”
“李懷信?此時他還在遼東作戰(zhàn),孫承宗是否愿意放人都說不定。”老方想想,遼東有三人,有了他們,才能成功拿下。
熊廷弼現(xiàn)在已經(jīng)回到朝廷,而李懷信和賀世賢仍舊在遼東統(tǒng)兵。
也是正是因為這兩個在遼東真正帶兵的將軍在,所以朝廷才十分放心,
“爺爺,李懷信是能攻的矛啊,如今孫大人在遼東休養(yǎng)生息,鞏固現(xiàn)有的地盤,那可不是李總兵喜歡的事情。再說有賀將軍在,定然沒有問題。其他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的將領們,也該向上提拔了。”
李懷信作為一個代理總兵,是時候扶正了,而賀世賢是副總兵,也應該官升一級。
那樣,西北作戰(zhàn)就有了指揮大將。
有李懷信在,朝廷那是一百個放心,他在屢次和建奴的作戰(zhàn)當中都能夠不落下風,更不要說和西北那些蒙古部落的作戰(zhàn),如果拿不下,只能說明……
那恐怕就是上天的意思了,李懷信還沒有錘不開的城門,至于和蒙古人在草原上追逐,他在和黃太吉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