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王收到一封信,正是楚王來信。
福王和楚王不同,他不是新封的王爺,楚王是世襲的藩王,在諸王里是數一數二的富庶之王。
來信很明確,楚王已經從某些渠道得到消息,說是朝廷將要對宗室下手!作為藩王里的代表,他認為兩人應當帶頭做點什么,不能任由朝廷那些官員宰割。
朱常洵拿著信,讀完之后,扔給了世子朱由菘,“早些時候干什么去,現在才想起來,遲了,遲了啊!”
福王當然清楚的很,他比任何人都更早的感受到來自朝廷咄咄逼人的壓力,他的權利都快讓泰昌弄沒了。
傻子都能看出來,下一步要對宗室下手。
奈何別人以為能獨善其身,就想等著看別人笑話,現在倒好,笑話沒看成,一個個要把自己搭進去了。
官紳一體納糧的事情都有,當官的和鄉紳們都跑不了,作為最有錢也是最不公開更加是官員們心頭一根刺的宗室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回信給楚王,就說,‘他們打我的時候,沒人管;他們削我俸祿的時候,沒人管;現在他們把刀伸向了別人,我也管不了!’”
“父王,不能啊!楚王都來了,咱們拼一拼還有機會。這是在行漢景帝劉啟之事啊!也不怕鬧出個七國之亂來?”
福王世子朱由菘喊道,他曾經還有著逐鹿天下的決心,現在看來就是想當個太平王爺都難。
“機會?有什么機會啊,從你父王我出京的時候,就沒有機會了。你們也不看看,那些官員們什么時候就準備這樣的陣容。再說,你都能看出來他這是要行漢景劉啟之事,難到還看不出來,他是要想成為漢景那樣的人?”
嘶……
“竟然有如此野心……看來是讓他的后代出一個漢武啊!”朱由菘倒吸一口涼氣說到。
福王后來看明白,從萬歷彌留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想法。
畢竟論起文治武功,還真沒有幾個能比得上。
可惜這些事情背后都是大量的花錢,萬歷初年有張居正,還能有大量的余錢。
等到三大征過后,朝廷就沒有多少余糧,正是如此,萬歷開始拖欠宗室的俸祿,目前就是為了削減宗室做準備。
遼東之戰大獲全勝,理論上是開展朝政整理的最佳時機。
如果當時萬歷沒有遭遇重創,他或許能看著宗室整理的事情完成。
可惜啊,老天自有安排。
此時萬歷沒能完成,只有把機會留給自己的兒子。
而在遼東之戰以后,京城周圍的軍隊,就是為一件件變革做準備。
現在幾乎全部精銳的戰士都在泰昌直接統治下,想要拿到這樣軍隊的指揮權,想都不要想。
楚王等人現在才反應過來,福王卻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宗室早就是皇帝的眼中釘了。
朱由菘聽完福王說的話,也是頹然的坐在地上。
他心里清楚,擺在他面前的機會早就沒有了,之所以要纏著朱常洵不放,就是想著自己能有一個機會。
可惜啊,他老子年輕的時候就沒有這份膽量和能力,現在老了,更不可能。
“時也命也!”
福王痛呼一聲,失魂落魄的走進內宅,他知道,以后的命運,只能任由皇帝拿捏了。
福王沒有回信楚王,不代表別人沒有想法,事情到了節骨眼上。
藩王們顧不得過去那么多事情,他們書信來往的頻率比以前高了很多,對這樣的事情。
朝廷竟然視若無睹,太不尋常了。
宗室惹不起泰昌,改將炮火對準了方書安。
在他們的認知里,這小子最壞,事情都是由他搞起來的,如果沒有他,也不會有后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