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這不是李盡忠第一次忽悠他參加詩會。
按照方書安的意思,他是不想?yún)⒓舆@勞什子玩意的。
在家練練字、讀讀書,沒事調(diào)戲調(diào)戲青兒,多好!神仙一般的生活。
此番李盡忠的借口,除了教育兒子是瞎扯淡之外,無外乎是要為方書安考進士,長見識,增長寫詩詞文興。
純粹不提之前因為參加詩會,被人不帶臟字罵地聲名掃地模樣。
不過,也就限于作詩諷刺,畢竟方從哲當朝首輔,也曾任國子監(jiān)祭酒,門生故吏遍布天下,不好明著得罪。
但是,詩會也分等級,倆人雖然都是有些頭面的紈绔子弟,卻只能在一樓晃悠,上不去二樓,不為別的,二樓有人守著,要求有往年的作品或者現(xiàn)場賦詩。
設定門檻無可厚非,總不能阿貓阿狗都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
打死李盡忠都沒有這等水平,至于方書安,抄總是能抄到,但是現(xiàn)在也沒有什么必要。
方書安望望二樓,聽到時不時傳來的鶯燕笑聲,便回頭又瞪了一眼李盡忠,這廝理虧,眼神飄忽,不敢與他對視。
越看越不對,肯定有什么陰謀。
李盡忠這小子,表面粗豪,實際上也會玩什么心思啊。
看來過去的憨厚都是裝出來的,想來也是,方書安不是傻只不過沒有什么作為而已。
自己不是傻子,人家當然也不是傻子。如此一來,這廝究竟是為啥?
想不通便不去想,方書安倒也落得自在,四處看看,體會下大明士子們的熱鬧。
詩會么,一群大老爺們自然沒什么好看的,另一重頭戲就是各家姑娘小姐們了。
老少爺們賦詩作詞,也要有捧場的觀眾,才子佳人自古便是絕配。
要說大明的交際圈也有自己的法則,像是此類詩會,一是各個備考的才子們交流的機會,說不定大家會一起高中,提前交流下總比到時候再去攀附要好。
即便是現(xiàn)在考不上,認個朋友,以后當官也好有個照應不是。另一層意思,便是年輕的男女們能夠認識下,等到狀元及第以后,競爭太過激烈,此時才情能夠突出之人,想要不中都難。早早下手預定一個,也少了多少競爭對手。
方書安一邊豎著耳朵聽和他一樣的萌新討論詩會,一邊注意著李盡忠的動向。
太不尋常了,這家伙坐立難安,一會左右走動走動,一會還要整整自己衣衫,那還是那個一只手能舉起個人的壯漢?
看他搓著手扭捏和緊張的樣子,方書安突然通透了,原來如此!
一陣鈴玉叮當環(huán)佩響,打斷方書安思路,定睛一看,走進來兩個身著青綠衣衫女子,前者身態(tài)翩躚,眼神靈動,后者神態(tài)歡愉、古怪精靈。
方書安乍一看前頭這女子容貌,瞬間驚呆,頗似后世演過金大俠劇的翁美人,也更像一個故人。
個子高挑,身高腿長,只是腿有多長,被裙裾擋著看不出來,看上去似乎只比方書安矮少半頭,在這個時代明顯高人一籌。
她背后的女子,眉宇之間類似,只是身量短了些,不過更顯活潑性子。
一雙姐妹花入場,按理說男人們應該風騷起來才是,但是觀察眾人神態(tài),并無異狀,就連甚好色的李盡忠只是瞟了一眼,隨后趕緊收縮視線,像是被什么燙到一般。
有趣,有趣,越是做賊心虛,表示越有故事。
“吆,我們的李大官人是看上前面這個妹子了?”
“才不是,俺沒有,別胡說!”
李盡忠趕緊澄清,看樣子,似乎真的是誤會?
不對,這廝的眼神又瞟了一眼,做賊心虛的那種。
方書安微微點頭,道,“盡忠啊,你說后邊這位和前邊的,誰好看啊?!?
“那還用說么,當然是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