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當農戶,每家許出兩百畝,不信那些行將餓死之人不來!
能當飽死鬼,無人會選擇當饑漢子。
不過,這一切還要等到真正確定極北之地適合辟田再說,如果僅是訛傳,空歡喜一場。
“除卻屯田,還有什么?”
熊廷弼一本正經的問著,他打算把方書安腹中貨挖個干凈,年紀輕輕,腦子里不知裝著多少稀罕事情。
“您有沒有想過,建奴手下那些人,也都是能打的。而且,這個世界很大很大,大到超乎想象,如果建奴想要地盤,告訴他們,只要大明商隊到不了的地方,打下來就是他們的。”
這是勞什子鬼主意,熊廷弼聽過就打算拒絕。
“未免過于大方!”
“不,商人不去,那百姓定然不會去!”
“若是有一天,建奴強大了,再回頭殺個回馬槍,誰來擔待?”老熊將問題反問回來。
“給我年,我為大明武裝一支軍隊。一支可以讓游牧民族從馬上戰將變成熱情好客載歌載舞的軍隊!”
雖然熊廷弼覺得方書安畫的餅太過于飄渺,但是他竟然莫名的有些期待。
不說其他,自從國債以來,這廝做的事情似乎還真么有失敗過。
在水泥窯緊鑼密鼓準備之時,最意想不到會主動之戰人提出出兵。
李如柏請命出戰,北上追擊奴兒哈赤!
按照老熊的意思,打算在幾個關堡筑城,縮短進攻路線。但是李如柏的一封求戰信,讓他有些懵了。
原本,不與理會便是,但思來想去,似乎唯有打一仗,才能進行下一步計劃。
劉綎是經驗豐富的戰將,他老人家一直沒有動靜,不知是對熊廷弼不滿還是杜松去位以后保持沉默。
現在最不能確定的便是北路軍馬林,此人有多少斤兩,熊廷弼心里有數,要不是他沒找到能替代之人,哪能讓一個中看不中用的銀樣镴槍頭尸位素餐。
眼下時節,身邊有戰略眼光的人并不多,似乎幾個年輕人值得詢問一番。
心中有了念頭,老熊便命人去把幾人喊來,水泥窯雖然重要,但也是為戰略目的服務,幾個年輕人是時候發揮他們聰明才智。
熊廷弼自己也不會想到,他會在潛移默化之下,創立了大明的參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