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還有再往北,居然還有超過北大荒的土地,那樣……
熊廷弼不敢往下想了,以前中原王朝不愿意往極北之地用兵,便是因為彼處苦寒,入不敷出。如果忽而哈部占據之地這般好,那么拿來也沒有什么不妥。
當一個種子發芽之后,便再也控制不住生長。
熊廷弼善守并不是因為他不喜歡進攻,只不過是找不到性價比高的途徑,此番方書安給他一個可能拓地數千里還能增收的理由,誘惑實在巨大。
……
清河堡鴉鵠關,李應祖一身山文甲、頭被鳳翅盔,兩肩虎頭吞詔示著主人是個不好惹的角色。
作為李如松二子,三十多歲混到千戶,一半當然因為乃父功績,另一半至少說明,他有真才實能。
李如柏此番最成功的事情,便是派他做先鋒官。
前日回來的探馬回報說左近沒有女真人蹤跡,實際情況也是如此。
隨著日頭一點點升高,露水漸漸退去,鴉鵠關的身形慢慢消失。自打建奴襲破清河、撫順之后,大明將士有一段時間沒有踏足此處。
遠處不時有鳥群驚起,說明前哨已經踏過,路線安全,至少沒有敵人埋伏。
但是,李應祖依舊小心翼翼,前任總兵張承胤就是因為輕敵,才導致全軍覆沒,被建奴搶去三十萬人口。
他身邊的士兵約有一半沒有上過戰陣,不說別的,那锃亮的泡釘面甲就不讓人踏實。
此刻,只有銹跡斑斑或者暗黑色的棉甲才能讓人安心。
正如親衛一般,因為那代表著戰績和經驗。
臨近中午,眼見四周依舊沒有動靜,探馬也未見異常,李應祖便下令原地休息并埋鍋造飯。
軍令傳下去之后,陣形迅速轉換,軍卒們下馬休息,負責警戒的士兵開始按照距離散出去,一切有條不紊。
畢竟軍伍世家,盡管手下一半新兵一半老手,李應祖還是很快成功整合。至于實際效果,只有等到戰爭驗證。
片刻,炊煙漸次升起,隊伍沒有在山谷中,但目光放遠,四周是方圓較大的緩坡地。
“傳令下去,柴火燒的透些,不可讓煙升起!”
李應祖心里有些不安,雖然探馬回報沒有敵人,但是此處畢竟不屬于他們熟悉地界,誰知在什么地方隱藏著埋伏沒有。
一會功夫,再也沒有煙柱升起,他心中稍安。
但是,身后鴉鵠關方向卻漸漸升起炊煙。
&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