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到他的時候,這廝正在和孫傳庭不知道在說著什么,看樣子,十分熱鬧。
熊廷弼那叫一個恨,小子也不知道為長輩排憂解難。這邊廂已經(jīng)火燒眉毛了,他卻還在哪里不知道高興些什么。
覺悟也太低了。
“方書安!”
“有!”
“說說!”
???
方書安有些郁悶,怎么又把目標燒到他身上,李懷信他們這些大魚還沒動作,就又想沾他便宜。
不過……沾就沾吧,這是信任。
年輕人,這個時候不就是用來利用的么。
在場所有人之中,沒有比他更合適的利用角色了。
“小子認為……”
方書安將自己話說了出來,觀點與熊廷弼保持一致。
當然,那并非是巧合,因為他就是按照熊大的觀點描述的……
首先,修復的幾座城池和沈陽城、撫順城和清河城,都需要重點看守。
不過也不用太多人馬,沈陽五千,撫順和清河各兩千五便是。
至于其他衛(wèi)堡,無需專門添置兵員。
依靠原有的守備人員足夠,他們應付小型隊伍問題不大,奴兒哈赤不可能派主力前來,穿過盲腸小道和明軍搗亂。
他們自己能否守住赫圖阿拉,都還是未知數(shù),哪里還有心思出來搗亂。
總體上來說,三路大軍保持不變,只不過距離不能太過遙遠,要相互照應,以免被各個擊破。圍三缺一的老辦法依舊要用,前期三支軍隊分別從西北西南以及正西出發(fā),相隔不超過五十里。
第一階段的要點在界凡城,只要能攻下界凡城,后邊到赫圖阿拉盡管難走,但是不會像界凡城那么難對付。
方書安說完,別人還沒有插話,熊廷弼便撫掌道,“好,書安的主意甚秒,諸位以為如何?”
李光榮還想說什么,但是轉(zhuǎn)念一想。
別人還沒評價,經(jīng)略便表態(tài),很明顯,這就是借住別人的嘴傳達自己的觀點啊!
心思轉(zhuǎn)換間,他便笑著說道,“屬下以為,方小侄的主意不錯。”
相比李光榮,周永春有著自己的堅持。
?
“老夫還是以為,衛(wèi)堡要多派些兵馬。建奴不過四五萬人馬,大明兵強馬壯,八萬大軍即可!”
明軍原計劃集結(jié)十四萬,李如柏一方戰(zhàn)敗,死傷逃散一萬三千余。現(xiàn)在總數(shù)不足十三萬。
但是分兵五萬用作防守,熊廷弼是不大情愿的。
他從來不認為建奴是好對付的角色,能用十萬大軍的情況下,一定不會只有八萬。
“周都堂放心,老夫與你一起在這沈陽城中坐鎮(zhèn),再有方小子他們造出來的迅雷彈,城墻架好虎蹲,哪怕只有五千人守城,也能保證三萬人攻不下來!”
熊廷弼話說的很明白了,五千人守城是他自己的意思。
不過么文官就是文官,幸好熊廷弼也是文官,所以周永春依舊提問道。“前些時日,方小子還說造出的迅雷彈不夠使用,找老夫要民夫和硝石來著,如今就夠了?”
“都堂有所不知,書安改良了守城用迅雷彈的比例,個頭更大,威力比之前更有過之!”
守城用破片彈,加了更多的破片進去,并且加大了裝藥,唯一的區(qū)別是重量大了。
不過在城頭居高臨下不需要扔多遠,還有拋石機以及投石機,借助他們能夠扔的更遠,將破片的殺傷距離從兩丈擴張到三丈,比一般的重型防御手雷威力更大。
“既然經(jīng)略認為可行,那老夫無話可說。”
周永春被說服之后,其他人自然不在話下。
再說,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