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兒想讓林月華看清那嘴臉,結果卻并未聽見動靜。
等她回頭,卻發現林月華不怒反笑,轉身下了樓。
小姐這是怎么?難道她變了?
不能夠啊,從遼東回來,她一直說的便是方書安啊,現在看見方公子受委屈,怎么還笑?
此前已經調查清楚馬士英的為人,知道他是個什么角色,為何現在反而……總是是太異常了。
靈兒想不通是為什么,再看小姐已經走得遠,她連忙追了上去……
……
判卷的過程極為無聊,大部都文章都是刻板如一,偶爾有個花團錦簇的文章,也沒有多少深意。
史繼偕是主考,自然是試卷把關人。
他兢兢業業的在評閱楊守勤甄選出來的試卷。
“楊大人,這篇文章不錯啊,老夫以為,當為第一。”
史繼偕拿著的正是莊際昌的案卷,問著仍在判卷的協考楊守勤。
楊大人看看那案卷,便說道,“這篇作為第一,自然毫無問題,不過還有另一篇,雖然文章做得沒有此篇漂亮,但勝在立意新穎,極有意思。”
“哦?”史繼偕說著,便繼續翻閱。
楊守勤會心一笑,繼續篩選看得過眼的文章,由史繼偕做最終決斷。
終于,他看到那篇文章。
行文用詞一眼就能看出來,是那小子所做。
若是比起來,行文落筆上只有中游水平,但是羅列的觀點卻是個個新穎。
尤其是此前淺談輒止的攤丁入畝政策,若是能施行的話,單此一條不但能改善現有丁銀制度的弊端,減少地方官吏的私藏,增加財政稅銀,更能減少此前一直隱匿黑戶的行為。
對于田畝的厘清,也是十分有利的事情。
史繼偕越看越是喜歡,一篇文章做的沒有多少花哨之處,是實打實的治國良策。
難怪楊守勤會說有意思,這樣的文章,若是一個不務正業的皇帝看到,只怕多半會被廢掉。
但是落在史繼偕手中,當然要將其發揚光大,何況,這就是他本來的意思!
不過么,若是拿到會元的高度,還是有些不夠。
思前想后,他還是將莊際昌之文放在首位,將方書安的向后挪了挪,保持在十名靠后的樣子。
畢竟殿試才是最終決定排位的地方,現在么,只要將其提進來便是。
……
紫禁城內,史繼偕將匯總好的名冊呈給萬歷御覽。
別的事情皇帝不理也就算了,掄才大典還是要高看一等。
萬歷看著手中會試結果,臉上表情沒有什么變化。
等看到方書安名字時,便是一愣。
“那方書安果真中了?”萬歷問道
“回陛下,確實中了。”
“莫要誆騙朕,閱卷人中可是有方卿門生徇私?”
史繼楷正色道,“回圣上,斷無可能,先有謄錄在先,再有閣老避嫌,后有臣與楊大人等商議多次,其遣詞用句雖有瑕疵,但立意新穎,這個名次,他當得起!”
“方卿那孫子,原來就是個潑皮,后來聽聞開了悟,熊廷弼不是因為他在遼東的功勞還請了封,怎么最后就是個監生的獎勵?”
萬歷問道。
史繼偕一聽,便察覺出事情的不尋常。
原來,陛下一直在暗中觀察著方書安。
不然,被閣老留下的案卷怎么會被知道?想到這里,他背后猛然一涼。
他們這個陛下啊,雖然三十年不上朝,可是對朝局的掌控從來未曾放松啊!若是真有人想要蒙蔽他,恐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好在,方書安是真有才能,不是一個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