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方書安是計劃的發(fā)起人,但是真正執(zhí)行起來,并不需要他在身邊。
說到底,萬歷也是九五之尊,方書安一個外臣,不適合參與到行動當中,這些事情,交給李恩等人就是了。
方從哲帶著孫子一出宮,兩人便不約而同的保持沉默,沒有言語。
等到回家之后,方從哲回頭說到,“你直接來我處,先不要回屋。”
方書安似乎料到如此,笑著答道,“孫兒這就去。”
“任何人不見、不得靠近、不得打擾我們。”
方從哲交代完,便進了書房,將里邊原本準備伺候他下朝的人趕個干凈。
一口氣飲完備好的飲子后,方從哲將茶盞重重的放在桌子上。
本來想要開口的方書安,只好咽下去一口口水,將要說的話生生憋了回去。
“孫兒,你來說說,為何要換掉陛下的飲食?”
聽見爺爺如此問,方書安心里一怔,他有心編個瞎話,但是方從哲哪里是那么好糊弄的。思考一番,便決定實話實說。
“爺爺,不瞞您說,我懷疑,陛下的飲食當中,有人下了藥,而且,是慢藥!”
“慢藥?”
方從哲聽他這么一說,頓時陷入沉思當中。
好一會兒,才繼續(xù)道,“依我孫兒之見,你覺得誰可能性最大?”
“鄭貴妃,她有著充分的理由和動機,但是孩兒沒有任何證據(jù),所以無法確定。”
“你能想到此點,說明成長了不少。以前啊,有些猜測就敢去大鬧天宮,現(xiàn)在好了,終于知道有些事情需要隱忍。說的沒錯,即便是懷疑鄭貴妃,但是沒有憑據(jù)之下,不能將她怎樣。”
鄭貴妃是什么人,屬于后宮的無冕之王,自從慈圣太后薨逝之后,她基本上已經總覽大權。
所以說,只要不是有足以說服所有人的理由和證據(jù),根本不能將鄭貴妃怎么樣,最后說不定還是打草驚蛇,弄個雞飛蛋打。
……
……
正在兩人討論鄭貴妃的時候,她也在艱難的做著決定。
眼下,可以說是選擇最為困難的時刻。
前一步風險重重,退一步更有可能前功盡棄、灰飛煙滅。
經過幾晚的思考,最終還是做出決定。
暫時放棄行動!
其實機會已經很好,但是架不住她的對手們反應更快,早早的便將各個有可能的路子堵死。
先不說其它,最重要的一點是,別人已經意識到什么。
正是如此,鄭貴妃終究是沒有敢有動作。
首先,萬歷情況不明,而且從原來的計算上來說,想要完搞定萬歷的話,時間還不到。
依照現(xiàn)在的情況,萬歷說不定還會有緩過來的可能。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大臣們已經中斷萬歷飲食的供應,從新其他飲食。。
如此一來,大臣們應當已經察覺到異常。
雖然不怕會回過頭來查到這里,但定然也是一種潛在的危險。
除了見招拆招外,還有些主動性的動作。例如,三大營的軍隊都有調動。
據(jù)說分別有元老勛貴和文官各領一支,如此一來,他們定然不是在一起謀劃事情。
分成三支的話,想要同時搞定他們,難度就太大了。
除三大營外,其他的兵馬也有變化。例如,在京整修的增援遼東的兵丁也在秘密動作。
這個時候調動兵馬,毫無疑問,明顯不是用來防御外敵,就是用來穩(wěn)定京畿,而防御的目標,便是各大要有想法的藩王。
如此的情況之下,福王想要過來,無異于是雞蛋碰石頭。
鄭貴妃在權衡左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