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蔭補的能力。
所以只有考取功名,才能成為官員。
可惜啊,偏生就是科舉成了攔路虎,導致宋應星想要實現自己的抱負都沒得辦法。
事實就是這么殘酷,原本以為,只能等待吏部銓選的他們,這次能等到方書安的招攬。
其他不說,宋應星考功名的目的就是做官,做官的目的是開展并且推廣自己的研究。而進入工坊幫助世子和方書安做事的話,則能夠直接跳過做官這個迂回的環節。
在這里就能夠實現曾經的夢想,而且,比其他自己去考功名以后,更加方便。
因為即便是高中進士出來當官,開始要不知道在什么地方進行磨勘,真正等到有話語權之后,成為一方大員,還不曉得要有多少年。
到時候,能否保持現在的初心,還真不一定。
所以說,當宋應星確定這個事情是可以做的時候,他就已經下定決心了!
夢想在前,不需要曲線,直接就能夠到達,多好啊!
幾個人談笑一番,便再度開始參觀。
不過么,現在走的路線可大大不同。
此前李盡忠帶他走的都是一些不保密的技術,說白了就是領先大明一點點,看得出來有些許不同,或者是工藝先進,或者是技藝獨到,但是還不到讓人驚艷的地步。
當他們第一次步入龐大的織造車間,兩人徹底愣住了。
里邊一排排密密麻麻的機器。
只見一堆堆的羊毛進去,經過一些步驟,就成了紗線。
紗線在經過機器,出來便成為呢絨布,也就是毛紡布。
“這,是在織布?”
宋應星驚了,他不是沒有在南直隸見過織造機器,就是江寧制造局下邊官辦工坊里的織機,已經算是先進,在方書安的生產線面前,就是渣渣。
尤其是那一機二十錠的紗機,看著運轉的速度就令人恐怖。
還有那飛梭織機,出來的布幅,超過普通布匹的一倍,而且速度快上太多。
“這……按照這般速度,織布的數量將是令人可怕的數字,若是江寧織造用上這樣的織機,只怕現有的桑樹仍舊不夠他們養蠶。”
“絲綢涉及養蠶、繅絲等多個環節,最終織機并不能決定他們的速度。并且絲綢是高級布料,手工能更好的反應其價值。咱們的羊毛,來源可就方便多了,草原上多余的羊毛,現在都用不完,將來繼續擴大,仍舊有它的市場。”
方書安對于宋應星的提問,給出了自己的解答。
事實上從一開始,他就沒有打算去破壞絲綢織造,畢竟那是一個高附加值的行業,還涉及到南直隸和浙江多少人口的生存問題。
但是呢絨加工就不一樣,這是此前沒有的行業。
他們的出現,等于額外讓大明每人多了一種購買的原因,并不會擠壓別人的生存空間,可以說是完的新創造。
“為何還不開始售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