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次錢,將年衣服料子置辦周,怎么看都是十分值得之事。
于是乎,在保持幾天熱度的呢絨店鋪之后,人們大批量的趕向綢緞莊,人潮洶涌程度,絲毫不比火爆的呢絨店鋪。
人們一邊走一邊議論紛紛。
“你說,這綢緞莊會不會和呢絨一樣,弄個限售,明明數(shù)量足夠,愣是不賣給咱們,非要一點點施放貨源,等到搶完日常,逼不得已只好去買貴的?!?
另一人聽到,搖搖頭回到,“不一樣,呢絨是外來之物,充滿新鮮,人們還并不知曉他作價幾何。而綢緞都是熟悉不能再熟悉的價格,早就已經(jīng)根深蒂固,如果此處用類似的手段,讓人難受?!?
“是啊,怎么能那樣辦呢,人們都熟悉,再去耍同樣手段,明顯占了下風(fēng)?!?
當人們一群群的擠到各家店鋪前時,發(fā)現(xiàn)有著另一層驚喜在等待著他們。
甚至在平日里想都不敢想的的樣子。
凡事進店選購布料的顧客,只要一次購買能夠剪裁兩套衣物的料子,便免費為其量體裁切,加工成為成衣!
而且,合作的裁縫店,都是有頭有臉的大店鋪像是什么福聯(lián)升、太平閣等等,平日里,做一身也要不少手工費的地方。
今日,在主辦現(xiàn)場,平日里想都不敢想的店鋪,或者是人們偶爾才去一次的店鋪,此番都是派人在店里常駐,現(xiàn)場為客人們量體!
由于這些店鋪和官府有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畢竟平日里誰還沒有幾身朝服,所以他們掌握著很多客人的身體尺寸數(shù)據(jù)。
所以說,整個購買過程就更加的順利快捷。
通常只需要家里人說出官員的名字,這里就能迅速找到數(shù)據(jù),隨后就是下單和付錢。
可以說,因為原始數(shù)據(jù)存在的優(yōu)勢,他們賣出東西的速度,遠遠超過呢絨店。
聽聞提花綢也開始搞折扣以后,呢絨店里原來還有的客人,紛紛將目標轉(zhuǎn)移到綢緞莊去了。
尤其是在原來買一贈一的基礎(chǔ)上,還能同樣免費進行剪裁。
可以說是提花綢的最大折扣的時間。
呢絨雖然是個新東西,但是目前還真用不到。
相比之下,提花抽和印花棉布的組合,更能打一些。
一套要兩套的價格,人們在路上那個一邊走一邊喊著。
熟人們見了面,去的目標都是綢緞莊,甚至已經(jīng)變成當日最好的招呼條件。
方書安沉吟不語,對方手段之快速和準確,他是真的沒有預(yù)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