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說,大明的官員,雖然有不少人只會往自己口袋里裝錢,但是也有一些,心里依然是家國天下的情懷。
去洛陽的事情,簡直成了香餑餑……
究其原因,無非是人們認為,洛陽不會有什么危險,還是個展現自己不卑不亢、高風亮節的地方。
那里的事情是什么原因,傻子都能看出來,而且,朱常洵又不敢真有多少作為。別看他平日里蹦達的歡實,但是比起來,連寧王都不如,更不要說,北京城的四皇子了。
要是福王真的敢造反,還用等到現在,萬歷剛昏迷的時候才是最佳時機。
那時事情突然,諸事尚未理順,現在已經部安排妥當,是真的沒有多少機會。
所以,去洛陽,幾乎不需要多少危險就能完成。
洛陽的事情,不用方從哲費心太多,現在他被另一件事情煩著,一件本來不應該煩惱的事情。
事情的起因么,是一個對頭。
鄭大發,當然他有個更有名的名字,也更加世人皆知,鄭國泰!
這已經是他第四次登門!
“老爺,人已經送走了……”
管家小聲回報。
“這廝,陰謀詭計不成,還想動我寶貝孫子的想法,也不看看他那女兒,徒有其表!莫說是世清看不上,就是他能看上,老夫也不同意!”
方從哲說著,氣的狠狠的咳嗽了幾聲。
“老爺,您悠著點,他那是別有用心,不值當您生氣。”
“你說說,這都是什么人,明知道老夫與他們是對頭,還來提親,這是來惡心人?”老方抱怨著。
鄭大發幾次登門,目的一樣,要跟方家結親,將幺女許配給方書安。
他當然不會同意,以種種理由推脫掉。
但是這樣的做法,必然會引起有些方從哲陣營人心里的想法。
別人都是一次兩次不行就完事,但是他鄭家可是三番五次的來,雖然有人會覺得,這是拒絕到底。卻會讓另一部分人有其他的想法,是不是拒絕過幾次,會有其他的改變?
不管別人怎么想,方書安是半分興趣都沒有,他將此事說給李盡忠聽,對方長嘆一口氣。
看這樣子,好像方書安又錯過什么好事一樣。
李盡忠惋惜道,“前次游園詩會時我見過那鄭瑞兒一次,端的是難得美人兒,不比林家妹子差多少,而且沒有沾染鄭家那股子勢力勁,閣老給你推了這門親事,實在可惜,你可知道這鄭瑞兒原本是給誰準備的?”說完往南努努嘴。
孫傳庭笑罵,“你個憨貨,跟鄭家接了親,你以為太子會怎么想,書安將來前程呢。”
李盡忠撇撇嘴,扔掉手里的果核,道,“書安常說,糖衣炮彈,糖衣剝下來然后炮彈打回去就是,娶了鄭家的閨女不給他辦事,他能拿書安如何。而且啊,將對頭的女兒征服,那感覺,豈是一般人能體會的?想想就覺得十分美妙!”
說到后邊,更是搖頭晃腦,好像已經沉浸在征服完以后的快感當中了。
孫傳庭苦笑著搖搖頭,對此不作評價,方書安是半分意思都沒有,李盡忠也不過是調笑而已。
至于盧象升,也是在走神。
“象升,你這是怎么了,悶悶不樂。”李盡忠問著。
孫傳庭看著還在出神的盧象升,說到,“他呀,家里是吃織造局飯碗的人,先前那些人亂折騰,家里父老鄉親沒少遭罪,現在事情還沒有結束,又是水澇災害上來,換做是誰,都要憂心。”
方書安和李盡忠聽完,俱是嘆息一聲,在大變局面前,有時候小家庭的福禍,真的很難預知。
畢竟與他們相斗的是蘇杭商會,而不是盧象升家里的父老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