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人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沒有一個人能想得出來,前來的居然會是他!
這樣一個撿功勞的場合,來的既不是浙黨需要功勞的官員,也不是他們同盟,楚黨和齊黨的官員。
而是所有人都不可能會去做選擇的人選,劉綎!
劉綎剛剛參加完遼東之戰,再加上身上有傷,年歲也高,按理說本不應該出京,更何況是前往洛陽。
可惜啊,有些事情,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綜合各種原因,劉綎現在出現在洛陽,絕對是個大驚喜。
中樞原本選定的官員也不是劉綎,老劉算起來,是一個前來救火的官員。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個老劉這樣的人,至少心態先穩定住。
同樣的,用他豐富的經驗,給對手施加壓力。
原來選中的官員,心里此前是渴望去的。只不過人還沒有出發,有關劫糧船的事情就傳回來。
此事,直接影響到整個事情的進度。如果劫持真的是福王干的,那么現在去洛陽,肯定是送死的份。
事情雖然不見的是真的,卻不能夠不重視。若是福王真的敢這么干,那其他人去,只可就是送羊入虎口。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是以最后的只好將原來前往洛陽的官員換掉,臨時調換為劉綎!
老將關鍵時刻吃苦耐勞的品格依舊在,如是別的時候,被換掉的官員心里一百個不高興。但是如此特殊的情況,那人卻是暗自慶幸,好在是關鍵時刻將他換了下來。
別人都以為,劉綎至少會帶上自己的五百親兵,那樣的話,福王真有什么造反心思,也要掂量掂量。
五百家丁在明末,可是一股不可小看的力量。
當然,那還是一般人的家丁,而劉綎的親兵,更不一樣。
都是跟隨他走南闖北的精兵悍將,即便只有區區五百,只要機會合適,分分鐘變成五千乃至一萬大軍。
都是經驗豐富軍人,只要有人手,就能成為合格的基層軍官。
所以說,即便人數少,但是戰斗力確實半點不弱。
然而,就是這樣一支精兵悍將,劉綎都沒有帶,就是帶著朝廷給的東西,幾十個親衛,便向洛陽趕來。
不日,就將到了。
聽聞是劉綎,朱常洵也是心里一縮。
朝廷幾個他不想面對之人,就包括劉綎這員老將。
劉老將軍的威名,在軍隊里實在是太可怕了。
大明從浙江福建打到西南,再打到潮鮮,最后還有遼東的軍人,僅僅剩下這么一個了。
同時代的李如松、李如梅、麻貴都已經作古,只有他一個將星依舊閃耀在大明上空。
朱常洵沒有真的作反,只不過是想向中樞多要些刺激,多找些麻煩。
即便如此,聽到劉綎的名字,他也是心理一顫!
中樞的目的正是如此,僅僅依靠一個老人和名字,就能震懾住朱常洵。
他有造反的意向,就將被壓制在心里。
若是真有動靜,手下那些兵馬,也能被嚇的不輕。再有劉老的軍事動員能力,在反賊還沒有出洛陽地界的時候,就能平息!
上兵伐謀,作戰的理念自然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僅僅依靠劉綎就能結局洛陽問題,毫無疑問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當然了,就是對老將軍本人并不公平。
畢竟他有傷在身,而且回到京師也不過是因為養傷的原因。
方從哲沒有費勁勸說,老將軍便同意了,能為國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是他心底的聲音,不需要怎么動員就能完成。
“既然是劉將軍來了,那咱們還是該做樣子就好生做做樣子吧,若是被他察覺出來,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