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制造玻璃的難度并不大。
但是,想要造好平板玻璃并且保證里邊沒有氣泡,能做合格的光學器材,還是需要大量工作。
常規的玻璃制造,將塊狀石英砂、純堿、石灰石、長石等粉碎干燥,然后進行燒制。
石英砂和長石,其實也就是常見的沙子,在不過分追求質量的前提下,將洗凈的沙子用作原料即可。
畢竟當初列文虎克使用的玻璃,可不是后來出現的光學玻璃。
在工坊找來幾個師傅,便能開展工作。
他們都是鐵窯、石灰窯、瓷磚窯上的老師傅,高溫作業一套流程,現在比方書安熟悉。
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干,方書安就在邊上監督著他們干活。
“大人,這次咱們燒沙子,能燒出什么好東西?”
秦小北小聲嘀咕著,他是后來培養的年輕匠人,干活賣力,并且有悟性,是宋應星著力栽培的苗子。
“出來你就知道了,這次是高純度琉璃?!?
“高純度琉璃?”秦小北表示了疑問,以前燒石頭能得到石灰,燒礦石能煉鐵,難道燒沙子和堿面,還能得到琉璃?
不過,疑問歸疑問,活還是要干的。
“大人,裝爐完畢!”
“燒吧,等我回來估計差不多了。”方書安看著他們裝窯結束,便去看后勤給他準備的腳踏磨機和磨料怎么樣。
由于常年進行試驗,坩堝已經成為工坊不可缺少的東西,這一次的玻璃便是用坩堝進行燒制,最起碼能減少爐渣的干擾。
升溫到需要堪比煉鋼的溫度,才能讓玻璃具有更好的流動性,盡管他們的路子已經配備熱鼓風和夾層火道,但是想要上升到設定溫度,怎么也要半天時間。
等到方書安在工坊吃完飯,小憩歸來的時候,秦小北還在聚精會神的觀察著顏色。
“怎么樣,發白沒有?”
“還差一點。”秦小北答道。
“那就再等一炷香時間,將預熱火道火加大,可能是預熱風不夠,還需要再高一些?!?
秦小北聞言,趕忙招呼著工人們繼續升溫,此刻盡管已經天很涼了,但是此處的溫度極高,人們都光著脊梁之下,還是渾身大汗,皮膚由于常年受火焰炙烤,都是古銅色模樣。
經過不斷努力,坩堝里的顏色終于由黃變得淡黃,基本上達到方書安的要求。
第一次,他們并非是生產平板玻璃,只需要幾個餅子就行,所以模范制作的也相對簡單。
“出貨!”秦小北喊著,眾人也都一起呼喊,一個壯漢用巨大的鋼夾子夾住坩堝,吐氣開聲,將其端出來,穩穩倒進范里。
滋滋!
玻璃花四濺之下,漸漸恢復平靜。
降溫也需要時間,留著一人看守后,方書安帶著眾人去飲些飲子,降降溫。
“成了,成了!”
還不待他們喝完,看守之人便喊。
方書安興沖沖的過去,一打眼,心道,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