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明明是會……”
想了想,蘇菲婭還是放棄自己的說法,科學,說到底是一個講究實驗結果的學科,一切還是要靠結果來解釋。
經過兩次過濾,菌絲浸提液基本上看不見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反著藍綠幽光,在方書安的眼睛里,那可是比美女都要吸引人。
“好了,接種吧。”
看見準備完畢,總算是能進行料液混合。
此前,方書安還設計過進行多步驟培養,但是現實給了他重重一記大明鐵拳。
在總體工業水平落后的前提下,想要搬來后世的工業化體系,那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既然不能進行復雜的過程,那么只能將步驟簡化,直接開始培養吧。
成與不成,先嘗試一次再說。
將米芋混合漿加入發酵罐內,再加入煮過的牛奶,最后是菌絲浸提液。
充分攪拌后,便將其蓋上蓋子,先進行普通發酵,隨后再看情況,是要升溫還是要降溫。
為保證能方便加熱,專門為發酵罐們準備了水流系統,防放置發酵罐的房間做了一道水槽,罐子們便坐落在水槽當中。
“一定要密切關注罐子的動態,每日至少攪拌三次,攪拌之前記得渾身上下要保持潔凈。同時,一旦溫度升高,要及時通涼水降溫;溫度降低的時候,要記得通溫水升溫。”
雖然青霉菌本身是一種生命力很強勁的霉菌,但是要保持在最適宜的溫度,保持高產的情況下,只有按照青霉菌的秉性來。
稍微有些伺候不周,那些小家伙們便會造反,分泌出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亂七八糟玩意兒。
方書安安排完畢,人們便七手八腳的上前,將裝好的發酵缸搬到水道里去。
發酵是個累人的活,別的不說,在沒有輸送泵的現在化工具的前提下,都是靠人投料、翻料、攪拌,還有最后的分離提純等等。
除了要熟悉無塵操作,穿上一身連體衣外,還要有把子力氣。
無形之中,將發酵車間的門檻提高不少。
但是即便如此,人們也都努力想要擠進來,因為這是方書安目前最為重要的車間。
對于里邊的投入可以說是不計成本,就算人員的津貼,也比別的工種高上很多。
雖說辛苦點,但是不用風吹日曬雨淋,大部分時候都能休息一會兒,不像是在其他崗位上,幾乎就是一天到頭的做重復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