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在建奴橫掃遼東時候,基本上可以說是十室九空。
隨著熊廷弼強勢出擊,一座連著一座城被人處理,雙方慢慢回到應有的情況。
此時,伴隨著規模擴大,各方面都有了不足。
對于熊大人來說,這個現象是好事,當然,也不能全部算好事。
尤其是,他面對女真人的胡亂攪局,守衛兵力開始捉襟見肘。
人還是那些人,不但沒有減少,甚至還有所增加,可是,防御面積卻是大大增加。
知道他們面臨情況后,躲在遼東深山的黃臺吉殘兵不時騷擾,掠奪人口和糧食。
夏季,熊廷弼對于他們的搜查是費大力氣了。不過,那些人都是遼東林子里的常客。
想要趕盡殺絕,那是不可能的。
趁著熊廷弼活動進入低谷,黃臺吉不敢耽誤,迅速行動。
不過么,因為連續不斷的被打擊,他現在也湊不齊特別強勢的隊伍,只有說散布開來。
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年年的騷擾活動都沒了太大動靜。
要說現在的掠奪水平,和曾經不可同日而語。
那時候,建奴他們掠奪人口的實力,實在超出一段。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城鎮和衛堡建好。熊廷弼兵力不足便開始在移民中募集兵員,只不過,即便是募兵,也沒有多少人參與。
要不是有戚家軍在前,打死熊廷弼也不好走此路子。被人扣個不臣之心或者要造反,那就真是要命的事情了。
對于防衛來說,環境是第一大敵人。
比如說,大雪封路后援兵根本無法及時援助這些市鎮,即便有爬犁這等利器,也難以保證能沖過去。
沒下雪之前明軍還能制約女真殘兵,長時間與女真周旋,在你來我往的交戰之下,此前劣勢明顯的明軍騎兵也基本有了與女真騎兵一戰之力。
騎兵上沒有優勢,黃臺吉更加沒有辦法解決!
即使明軍立寨堵住幾個重要山口,這些女真蠻子也能從一些缺口跑出來騷擾。
好在人心還在,加上到遼東后確實擺脫了以往赤貧生活,家里糧倉堆滿了糧食,為了保護這些來之不易的東西,沒人愿意走。
開始還能占些便宜的女真殘兵被拿起武器奮力反抗的大明百姓打的有些蔫了,熊廷弼可是拿出不少壓箱底的新式兵器武裝這些人,同時熊大也在刻意培養這些人的尚武之風,任何國家的邊陲之民決不能是些待宰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