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在與血肉為伍。
當殘陽將血紅潑在大地之上,似乎天地都被染上血腥。
“好了,今日的教學便到此,最后,將豬放好,自有人收拾放到后廚。”
放到后廚……
人們總算是明白,為何會有那么多豬肉。
而且,也終于明白,為何經過實驗之人,就沒人在愿意吃豬肉。
這經歷過一整天和豬打交道,怎么可能會有心情再去吃豬肉?
經歷過加強輪訓之后,人們在包扎的造詣上都提高不知一個檔次。
而且經過豬解剖實驗,人們對過去關于人體的說法,又有了新的認識。
經過一陣忙碌,方書安總算是有時間回城,有些事情需要處理。
他出行總是一輛不起眼的烏棚馬車,外邊極為普通,除了極少數有心人才會發(fā)現(xiàn)這輛馬車的與眾不同。
與那些需要依靠馬車外觀展現(xiàn)自己地位不同,方書安的馬車,并不需要什么鮮艷的外觀彰顯自己身份。
在認識的人面前,他不需要,而在不認識之人面前,也沒有必要。
再說了,方書安的馬車,簡直就是大明版的輝騰,雖然看上去十分低調,但是內在豪華,一般的馬車可是不能相比。
在大明,再好的馬車行走時也會發(fā)出吱嘎聲響,唯獨方家的馬車很安靜。
與過去不同,方書安從一個人獨來獨往或者只有一兩個人相伴,變成有些護衛(wèi)。
按理說,大明士子一般都是騎馬。
但是么,由于現(xiàn)在他肩負的東西越來越多,所以不得不提高防衛(wèi),馬車的防御水平,總歸比騎馬好。
左右各幾個黑衣黑褲的護衛(wèi),雖不怎么起眼,但在練家子眼里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厲害。
不論馬車如何行進,他們總會保持一個陣型,護住馬車要害,眼神不經意的逡巡,都帶著十分堅定的氣息。
雖然不是殺氣騰騰,但是毫無疑問,即便是遇上危險,他們也會第一時間沖過去。
方書安不想搞這個陣仗,奈何老方不同意,他可把孫子看得比自己還重要,無論是對于方家或者是大明,都需要他。
因此,老方便把方家培養(yǎng)的幾個拔尖護衛(wèi)通通派給方書安。
此番,他是要去參加熊家喬遷之喜的,熊芷晴跟著方書安和林月華做生意,短短半年光景,身價已是不菲。
靠的盈余,總算是能拿出身價,在城西置辦了一處宅院。
宅院不大,還沒方書安別院一半,但勝在結構精巧,布置清幽。院子里的布置也沒有其他江南商人那樣,弄個移步換景的庭院。
不過么,倒是符合熊廷弼一貫低調簡樸的作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