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煥同樣攤著雙手在抱怨,“行行行,你們都重要,我這里不重要,不給你們補充上官員,我看看你們要求的事情,誰給你們完成!”
吏部補充人員也是著急的事情,畢竟現(xiàn)在添上的官員還沒有多少。
每一個事情都很著急,看上去誰也沒有拖延的時間。
正是如此,人們都在爭著往前,要先將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拿過來,先進行著。
雖然說現(xiàn)在財務相對輕松,但是不可能所有事情齊頭并進。
所以說,誰先拿到經(jīng)費,先開展工作,必然會比另外先行完成。
按照現(xiàn)在的情況,誰能先完成自己的計劃,便意味著在皇帝的心中,有更好的排列位置。
當然,并非是說人們都自私的想著自己,有些事情確實也是因為不能耽誤。所以都在想著自己的辦法。
……
暖閣當中,朱常洛表情恢復如常,并沒有方才在殿里生氣的樣子。
“陛下,您莫要氣壞了身子。”王安說著,接過來一碗銀耳羹,遞給朱常洛。
“生氣,跟他們生氣有什么用,再生氣也不會讓閣老回來幫朕。王安,你說是不是真的需要兩個人進入內(nèi)閣?在閣老不方便的時候,幫著朕處理事情。”
按理說,這就是正常的問題。
但是,王安聽到以后卻覺得十分刺耳。
皇帝問此類問題,無論如何回答,都是個送命題,尤其是當王安還有特別想法的時候,只怕就是這么一問,就能斷送他的前途。
不過還好,王安多年的經(jīng)驗,知道自己該面臨什么。
“陛下,您太看得起奴婢了,奴婢幾斤幾兩,心中有數(shù),您要是說要讓奴婢挑選什么人,那真是折煞奴婢。滿朝文武,個個都是能人,奴婢常年在深宮大院,猶如井底之蛙,怎么能跟天上翱翔的雄鷹們相提并論呢?”
王安說完,朱常洛撲哧一笑,“你個王安啊,年紀不大,說話做事倒是風雨不透,也罷,既然你不愿說,也不為難你。來將這幾封心帶給閣老,讓他老人家看看,順便,將朕問的問題轉(zhuǎn)告給閣老,看看他如何回答。”
見皇帝沒有為難自己,王安小心翼翼逃過一劫,將麻煩轉(zhuǎn)手給方從哲。
誰讓他是當朝首輔呢!
官做的大,自然也需要多擔一些風險。
王安也能看出來,皇帝并非要強行怎樣,不過是要他將幾封折子帶過去。
如此一來,也只能說是不是辦法的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