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視頻做得怎么樣了?”
頭條高管會議上,張銘問下屬。
“張總,測試基本已經做完了,月份的時候可以正式上線。”
張銘點點頭,說“必須要加快速度!聽說快手的日活用戶已經超過000萬了。
抖視那邊雖然沒公布具體用戶數量,但根據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量推測,注冊用戶應該也有個好幾千萬。
我們要是再慢吞吞的,可能就趕不上這波短視頻風口了。”
有下屬嘀咕了一句,“之前不是討論過暫時不做短視頻嗎?”
張銘掃了那名下屬一眼,坦然的承認起了自己的失誤,“年我們內部就討論過要不要上線短視頻,但我考慮到當時網絡、智能機覆蓋率都還不成熟,就暫時壓下了這個提議。”
說到這,張銘滿臉充滿遺憾,“現在想來,確實是走了一步錯棋。”
頭條一眾高管都很動容,承認自己的錯誤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特別是上位者當著這么多下屬的面自我批評。
“張總,你也不要過多自責。企鵝的微視去年不也關停了嗎?
當時大家都認為短視頻的風口還沒來,有所疏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有下屬安慰起了張銘。
剛剛小聲嘀咕的高管也知道自己犯錯了,趕緊補救道“對,張總,咱們現在上馬短視頻也不晚。
憑借著我們多年的技術積累,還有頭條、內涵段子等app引流,相信很快就可以把數據追上來。”
張銘面色稍微好看了一些,又說“錯了就是錯了,沒什么不能承認的。
最怕的,是錯了還不知道悔改。
我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大家引以為戒!”
眾高管皆肅然,張銘又繼續講道“快手、抖視的成功,說明了這是一個跑通的賽道。
不過,他們把我們落下的差距也沒那么遙不可及。只要我們奮起直追,我們還是有可能追上甚至超越他們的。
下面,我要進行一些安排,把我們集團的資源朝頭條視頻傾斜。
首先,除了頭條視頻,技術部接下來開始進行第二款短視頻的研發,暫時命名為“火山小視頻”,我希望它能夠像火山一樣爆發……
火山小視頻的側重點要和頭條視頻有所不同……未來哪款軟件數據上漲得快,我們就優先把資源傾斜給哪一方。”
眾高管對張銘的這套模式都不陌生,這是他們集團內部的“app工廠”模式。
批量化復制推出app,幾個月后看用戶留存率、看黏性、以及投入產出比,能賺錢、成長潛力較大的可以獲取更多資源,不能的則被無情拋棄。
看起來很殘酷,其實也很公平。
公司資源有限,必定會重點關照能夠幫助公司賺錢的團隊和項目。
不賺錢,留著你過年嗎?
就跟養蠱一樣,從尸山血海中廝殺出來的才是真正的“勇士”,才能適應激烈競爭的商業環境。
企鵝也有類似的機制,兩個團隊做同一個項目,進行內部pk。
雖然有資源浪費之嫌,但這種機制下做出來的產品無疑是優中選優,更加有戰斗力。
張銘又接著說道“集團內部的所有產品,包括頭條app、內涵段子等全部為頭條視頻開啟廣告導流。
另外,頭條視頻再宣布推出“0億元創作補貼計劃”。”
一石激起千層浪,有高管追問道“張總,我們哪有0個億啊?
上一輪融資還是前年華屹資本投資的億美元。我們總融資金額加起來都沒有0個億。”
張銘無奈的嘆了口氣,公司高層技術宅太多了,怎么就這么老實啊?
“張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