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最終想出來的借口是找到了幾本很不錯的書,對她現在正在做的那一本很有參考意義,想去書展找現書來看看。
這借口爛透了,不過郭樹灃沒所謂,誰去不是去,他讓夏至自己聯系周哲——原來準備頂替夏至去書展的那個同事。周哲雖然覺得很奇怪,但還是同意了與夏至換回來。
夏至稍舒一口氣,周哲這樣的大嘴巴,別人看了就看了,而他,就算沒看出那照片上的是夏至,也肯定要回來說一通的。
她準備了一副墨鏡,本來還在想自己是不是太夸張了點,直到到了博覽中心書展現場,找到了攝影展區,看到那張照片被放大了作為海報樹在會場入口,她幾乎沒當場暈過去。
她趕緊從背包里找出墨鏡戴上。這狀況,就算她說這不是她只是長得像也不頂用。
一個穿著熒光綠馬甲、背上印著“第十二屆南國書香節”字樣的大學生義工給了她一疊明信片:
“你好!攝影展分享會還有10分鐘就開始了,等下會有攝影師們分享一下拍攝這些展品的故事,有時間的可以參與一下。會后還有簽名活動,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明信片找攝影師簽名。”
明信片上印的都是展出的照片,一共有10張,首當其沖的又是她那張大口吃面的丑照。
“見鬼……”她低聲嘟囔道。
“啊?”義工詫異地應了聲。
“沒啥,分享會在哪里?”
“就在攝影展中庭。”
她順著義工的指向繞過一塊展板走進中庭,里面已整整齊齊地擺了幾排膠椅,最前方攝影展的布景板下排了六張高腳凳,一個西裝革履司儀模樣的人正和音響師在調試音響設備。
攝影展還是比較小眾的,觀眾席合共不過四五十個位子,上座率也僅過了一半。
夏至選了最后排的角落位置坐下,沒多久,一排人從展板外走了進來,他們邊走邊說話,夏至聽到其中一個熟悉的男聲,趕緊低下了頭,不斷地把長發扒拉到腦門上,好把自己的半張臉擋住。
韓峻熙從她身邊經過,與其他五名攝影師一起坐到了臺上的高腳凳上。
等所有人都坐定了,司儀走到了臺前,清了清嗓,亮出職業性的燦爛笑容開了腔:
“各位朋友早上好!感謝大家來到‘民以食為天’攝影展分享會現場!今天是第十二屆南國書香節的第一天,聚集在現場的,都是熱愛、熱愛分享的朋友。
“攝影,也是其中的一種分享語言,我們的攝影師們以鏡頭對準了古今中外最受關注的生活要素——吃,來為我們展示了人間百態。
“這些作品,有些拍于旅途,有些拍于宴席,有些拍于街頭,有些是很平凡的家庭照,人們面對的食物不一定很豐盛,對此,有人滿足,有人心酸,不同的吃相背后,都有不一樣的故事。今天,我們很榮幸了其中五位攝影師來給我們分享他們作品背后的故事。大家掌聲歡迎!”
激情洋溢的開場白后,司儀逐一介紹了臺上的攝影師,當韓峻熙起立向觀眾致意的時候,他朝夏至的方向點了點頭,夏至低著頭從墨鏡上方看他,不知道他有沒有看到她。
第一個被司儀點名發言的正是韓峻熙:“韓記,據我所知你在《楠洲日報》是擔任文字記者的,但是你也熱衷于攝影,不少新聞照片都是你自己拍的,能跟我們說說當時是怎么拍下這張照片的嗎?”
一臺投影儀將夏至的照片打在了舞臺側面的幕布上。夏至抽著氣,將手肘撐在椅子扶手上不斷地揉自己的腦門。
——沒事,沒事,這里沒人認識我。她在心里不斷地強調著。
韓峻熙輕咳了一聲說:“這張照片是我從周鎮回楠洲的火車上拍的。當時天剛剛亮,很多人睡醒了都在吃泡面。我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