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對兩性的開悟,一直以來他都覺得源起于自己的家族,事實上總有人在說,“早戀”的源頭由來于母親長期的同睡,而鄭義在七歲之前,一直是跟奶奶一同睡的。
鄭義的家族有些龐大,有三個叔伯,五個姑姑,據(jù)說還夭折了一位姑姑,要不然上一輩就是十全十美。年代賦予了我們難以想象的鴻溝,為什么生上這么多?!實際上源于一句話和一個謠言。“人多力量大”這句話在百廢待興的時代,確實是最根本的解決途徑。而謠言則有人夸大了多生的榮耀,據(jù)說生十個以上就能面前偉人,鄭義沒有親口問過自己的爺爺奶奶,只是當(dāng)時都這么說罷了。
鄭義的出生挽救了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自己的父親頭胎生了一個女兒,這在當(dāng)時的家族中是會被輕視和忽視的,于是鄭義的父母加班加點就懷上了鄭義,這距離鄭義的姐姐鄭麗出生才隔了短短幾個月時間,可見意義之重大。
而鄭義出生之后,事情便又有了天大的轉(zhuǎn)變,已經(jīng)有幾位堂兄的鄭義,偏偏就得到了一家之主,“爺爺”的寵愛,如同封建社會的君主,爺爺?shù)南矏罕闶钦麄€家族的喜惡,每個人都視鄭義為寶,鄭義就是在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
這些寵愛中,單單卻缺少了父母的愛,在記憶里,父親和母親,難得會到山里來看自己,而且每次來的時候,總是會把鄭義罵哭。有時是鄭義的放肆,有時卻是來自爺爺?shù)母鏍睿@讓鄭義很是迷茫,為什么那個光頭的壞爺爺平時什么都依著自己,卻總是在父親來的時候說鄭義的壞話,挨了一頓臭罵,哭了半天,父親走后,光頭壞爺爺又嬉皮笑臉的伸過錚亮的光頭讓鄭義隨意敲打解氣,鄭義好像也從未打過,但是爺爺永遠(yuǎn)對于告狀,樂此不疲。。
鄭義的寵溺生活在七歲時便戛然而止,因為他要上學(xué)了,山里離學(xué)校太遠(yuǎn),并不適合一個七歲孩子往來,于是鄭義搬回了父母家居住,在等待入學(xué)的半年時光中,鄭義的生活沒了陽光,并不是父母虐待,卻只是鄭義感覺失去了所有的寵愛,行為放肆而動輒得咎,沒有人再無原由的寵著自己,失落,傷心,對于寵愛的乞求,讓鄭義的生活與此前是如此不同,鄭義覺得自己永遠(yuǎn)不會習(xí)慣這樣生活,他缺少生活的美好。
但這一切,就在入學(xué)后,讓鄭義找到了新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