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體相抱而為一。以為修習此術,可以延年益壽,乃至長生久視。
獨孤蘭臺的神魂以前就處在這個境界。
而現在他的神魂之力是‘心齋’境。
心齋,即謂摒除雜念,使心境虛靜純一,而明大道。
就像是打掃屋子里的雜物才可以放更多的東西一樣,放下只為更好的拿起。
對于‘心齋’,《莊子人間世》中有這樣一段描寫:“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于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所謂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心齋,就是虛空的心境,即超越一切功利的心境、態度。心齋為道教齋法的最高層次,指疏淪其心,摒棄智欲,澡雪精神,除卻穢累,掊擊其智,斷絕思慮!
‘心齋’之境的修煉方法主要以虛為要義,從傾聽自己的呼吸入手,專心致志地將太虛之氣與道相結合,以便進入虛無忘我的境界。
就這樣,獨孤蘭臺在虛無忘我的境界中沉浸,大約過了兩個時辰左右,他聽到自己的識海中忽然轟的一聲巨響,識海整整擴大了一倍,神魂小人比原來凝實了一些,猛地一看不明顯,但仔細打量的話,就會發現,神魂小人的眼中有了一絲靈動,此時正在識海上空飄來飄去,顯得異常興奮!
獨孤蘭臺睜開雙眼,激動的說道:“突破了!哈哈哈哈!”
沒錯,他突破了,神魂之力從第四層‘心齋’境突破到了第五層‘定觀’之境!
他感覺其力量比原來增長了一倍不止。
他又立即閉上雙眼,心中默念到了第五層‘定觀’境界時需要修煉的神魂口訣:“夫欲修道,先能舍事,外事都絕,無與忤心。然后安坐,內觀心起,若覺一念起,即須除滅,勿令安靜。接著,雖非有貪著,浮游亂想,亦盡滅除。唯滅動心,不滅照心。但凝空心。不依一法而心常住。行而久之,自然得道!”
隨著口訣,獨孤蘭臺感覺自己心中的念頭一點點消失不見,無思無慮,寂靜明亮,心如止水!那感覺非常奇妙!
過了一會兒,獨孤蘭臺穩固了一下境界,然后睜開雙眼,驚喜的說道:“原來這就是‘定觀’之境,定者,心定也,如地不動!觀者,慧觀也,如天常照!哈哈哈!”
獨孤蘭臺顯得非常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