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富庶,歷代難及。且不說那些什么國內生產總值的統(tǒng)計,也不說歷代稅收總額的對比。
就說大宋的錢,北到遼國,西到西夏,南到東南亞,乃至于海道南亞西亞,大宋的錢都是硬通貨。
大宋為何會如此富庶,其中有兩個關鍵點,一是社會風氣。
頭前說過皇權不下鄉(xiāng)的弊端,其實皇權不下鄉(xiāng)也是有利處的。那就是民間的自由化,先秦至漢唐之時,有極為嚴苛的戶籍制度,普通百姓幾乎不能離開家鄉(xiāng),能離開家鄉(xiāng)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有官差在身的,另外一種就是大家士族,也可以說就是讀書人。
但是到得宋朝,戶籍制度就松了下來,不再如以前那般嚴苛,甚至連以往夜間的宵禁也大多取消了。人口流動性更大,這就會導致民間商業(yè)的繁榮,商業(yè)的繁榮往往也會帶來手工業(yè)的進步。
二是南方的開發(fā)程度。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的第一次真正的開發(fā),始于漢末三國,也是就孫家的吳國,在此以前,南方幾乎屬于未開發(fā)地區(qū)。孫家算是真正的開荒者,為了開發(fā)地盤,孫權甚至出兵帶臺灣島去掠奪人口。
孫家的開發(fā),僅僅是個開始,那時候的南方,遠遠比不得中原的富庶。到得晉朝的衣冠南渡,便是第二次南方大開發(fā),這個時候的南方,才真正開始算得上發(fā)展起來了。
但是唐朝的中心卻又往西北去了,這讓南方又處在了皇權的遠端。
宋朝之所以定都在汴梁,其實也有許多考量,汴梁作為國都在軍事上來說,不是一個好地方。但是汴梁在經濟與社會發(fā)展上來說,這里就是真正的好地方,因為剛好在水道之邊,南北的中央。
關于定都汴梁,其中也有另外的原因,西北開始變得貧瘠,漢唐的中心都在西北,那個時候的西北,還是郁郁蔥蔥的地方,黃河也還是一條清水河。從秦到漢唐,一千多年時間,西北一直是國家的中心地區(qū),過度的開發(fā)與耕種,讓西北那片郁郁蔥蔥的地區(qū),變成了貧瘠的黃土高原,黃河從清水也變成了泥沙河。
再加上南方的開發(fā)程度,國家的政治與經濟中心,在人力不能左右的情況下,唯有慢慢向東邊遷移,曾經富庶強大的西北,慢慢成了皇朝邊緣之地。
大宋擁有前幾朝不曾擁有的開發(fā)度極高的南方,這是大宋富庶的基礎,但還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大宋朝富庶最根本的原因,來自糧食作物的改變。
稻與麥,主要的口糧作物。麥不用說,南方主要種植稻谷,也就是大米,到了宋朝有了一個極大的發(fā)展。從中南半島傳來了占城稻,以往本土的稻谷,一年只能一熟,到得宋朝有了占城稻,一年可以兩熟,甚至再往南方,一年甚至可以三熟。
意思就是稻谷在宋朝傳入了新的品種,在南方一年至少可以種兩次,收獲兩次。這個進步給整個社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糧食生產翻倍增長,解放了更多的勞動力,手工業(yè)越發(fā)發(fā)達,造紙、陶瓷、家具、更加精美的建筑等各種東西,生產的數量與品質也加倍增加。寬松的社會氛圍,各種生產的提升,隨之商業(yè)的大發(fā)展,再加上大陸東邊更發(fā)達的水系與交通,這就是宋朝富庶的原因所在。
古語有言飽暖思,宋朝的娛樂行業(yè),消遣行業(yè),在國范圍內普遍有了大發(fā)展。這也是為何宋詞會成為宋朝代表的原因,因為宋詞幾乎就代表了娛樂。宋詞在文學意義上的地位自然毋庸置疑。
但是真繼續(xù)分析一下,宋詞是宋朝的代表,其實也可以說娛樂行業(yè)就是宋朝的代表。
宋朝興許亡也亡在整個社會的糜爛娛樂之中,豐富的物質生活,給人帶來的東西有許多正面的東西,但是萬事也有許多負面的東西。亡國,從來不僅僅是哪個統(tǒng)治者與高層個人原因,往往跟整個社會的變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甘